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4-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好人老范

    摘要:老范的“好人”之名,在古城北部的畅园社区是出了名的。老范名字后一个是敏字,听上去有几分女性味道,生活中却是一位结结实实的“大老爷们”。我认识老范有10多个年头了。我们两家是楼对楼邻居,都曾在部队的“大

  • “两码”的事

    摘要:三年来,在疫情发生时,或者在疫情平静期,扫安康码是人们出行时的口头禅,安康码已成为疫情期间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手机上安康码常绿保持了三年。今年清明,我提前一天驾车回老家,在蓬茅丛生的先人墓前祭祀哀思

  • 母亲今年八十岁

    摘要:母亲走了,在新年的第二天。去年初母亲就有不祥预兆,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你爸爸是79岁走的,今年我也79岁,恐怕难熬这一关。”我说:“尽瞎扯,您身体好着呢。”谁也没想到,状况良好的母亲一年内四次住院,到

  • “党旗礼赞”征稿启事

    摘要: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现新时代、新生活、新风貌,安徽工人日报副刊将推出“党旗礼赞”专题。现向您征稿:作品应以独特的视角,个体的体验,记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淮大地繁荣发展的历史巨变、江淮儿女砥

  • 永远的红军战士永远的红军战士

    摘要:3月27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同志,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惊闻张文同志逝世的噩耗,身为洪学智将军家乡的68万金寨人民都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的红军战士永远的红军战士

   期次:第7818期   

3月27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同志,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惊闻张文同志逝世的噩耗,身为洪学智将军家乡的68万金寨人民都感到十分悲痛。张文和洪学智将军生前对金寨的建设与发展、群众的生产与生活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金寨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恩情!

张文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我们党、我们国家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和丰富多彩的红色基因。

一次谈话定终身

张文,1919 年 6 月出生在四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 2 月,张文和二哥张熙汉先后背着家人参加了红军。因工作积极、表现出色,1936 年 2 月,张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当上了女兵班长。

1936 年 5 月 30 日,张文所在的红四军在雅砻江畔召开运动会。张文带着女兵班列队走上主席台,领唱了《打骑兵歌》《捉活牛歌》。

飒爽的英姿和嘹亮的歌声,打动了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

当晚,军参谋长陈伯钧的爱人何克春把张文带到供给部谢政委的办公室。一进门,看见军长王宏坤和他的爱人冯明英以及谢政委,张文吃惊地不知所措。

冯明英一把将张文拉到身边坐下。谢政委亲切地问张文:“你认识军政治部洪学智主任吗?”张文立即摇头回答:“不认识。”其实张文参军后,在被服厂见过洪主任,还听他作过报告。

谢政委一口气说了洪学智的很多优点,王军长也笑容可掬地说:“小张同志,我和明英想介绍你和洪主任认识,你看怎么样?”面对首长的热心,她支支吾吾不知道说啥好。

谢政委关切地说:“你好好考虑一下,也不妨征求你二哥的意见。”

张文连夜找到二哥。二哥当场表态:“婚姻大事,只要你愿意,我支持。”

第二天,在何克春的引导下,张文走进了洪学智的办公室。洪学智微笑着站起来让座,开门见山地说:“谢政委和王军长找你谈过话了?”张文点点头。

他又问:“你有什么意见?”

张文说:“听组织的。”

洪学智哈哈大笑起来,说:“那是我个人的意见,几位领导都同意,所以,咱们个人的事就变成组织意见了。”

就这样,张文和洪学智的第一次谈话,就达成了“婚约”。

6月1日晚,张文和洪学智举办了简朴而又热闹的婚礼。此后,他们虽辗转南北、多次离散,但相濡以沫、恩爱有加,共同度过了70多个年头。一个女儿送乡亲

1938年5月,张文从妇女学校毕业,又被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护理,住在延安清凉山的窑洞里。

一天上午,她正在窑洞里看书,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那声音好亲切、好熟悉,她急忙推开窗子。他不是别人,正是她日夜想念的洪学智。她飞快地跑出窑洞,来到洪学智面前,心里的千言万语,竟不知说哪一句!

“你还好吧?”洪学智微笑地看着她说。

“还好,我已调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护理。来延安以后,我就四处打听你的消息。”

1939 年,张文和洪学智的长女在延安蟠龙出生。洪学智给她取名“醒华”,意思很明确:中华民族,觉醒吧!

不久,张文抱着女儿,随洪学智前往华北地区开办抗大分校。途中,必须穿越日军封锁线,带着孩子非常不便,洪学智劝她把女儿送给当地老百姓。可是,一个母亲怎舍得扔下亲骨肉呢?见张文态度坚决,洪学智也不好再说什么。

离封锁线越近,张文的心绷得越紧。她背着女儿,几乎是一溜小跑地跟随部队急行军。突然,张文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个趔趄,女儿“哇”的一声哭了。正指挥部队前进的洪学智,严肃地说:“把孩子留下吧!”张文一愣,继而着急地说:“你……你怎么这样狠心?”洪学智用严厉的目光盯着张文。

最终,张文还是含泪把女儿交给了洪学智。他们来到附近一户农家,把女儿连同 5 块银元一起交给了老乡,拜托说:“我们是八路军,不能照顾孩子了,如果我们在战争中牺牲了,那你们就把孩子当成亲生女儿吧!”

直到全国解放后,这个离散了多年的女儿才回到张文的身边。

一家资助特困生

离休后,一直关注老区建设的张文,将视线投向了贫困学子。1995 年 1 月,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张文提出资助特困大学生的想法,儿女们热烈响应。

很快,北大给张文送来了来自湖北、四川、山东等革命老区的8名特困生的资料。于是,张文和洪学智一人资助1名,儿女们也每人资助1名,并商定每人每月资助100元,一直供到他们大学毕业。1997年春节,张文和洪学智还把这8名特困生请到家里来吃饭,鼓励他们发扬革命传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后来,这些大学生有的读了研究生,有的当了工程师,还有的出国留学深造。但是,不管他们走到哪里,都一直与张文保持联系,经常来信、来电,问候张文及其家人。

一切文物捐故乡

2006年11月20日,洪学智将军逝世后,张文和儿女们一起对洪学智一生留下的革命文物进行了清点。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洪学智人生中一段历史的见证,背后都有感人肺腑的故事。张文和儿女们商量,把这些文物捐赠给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张文说,金寨是洪学智的故乡,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诞生了 12 支红军队伍,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是名副其实的红军摇篮。把洪学智的革命遗物留在金寨,对于研究金寨的革命历史、发扬红军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4月23日,张文把洪学智留下的644件革命文物,连同自己的“一颗心”全部捐给了金寨!

现在,洪学智纪念馆不仅是金寨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也成了金寨对外展示红色历史、宣传革命老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