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该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叶思思告诉记者,自2018年成立工会后,她和同事们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四季送”等多项普惠政策主动登门,公司的三位困难职工获得帮扶金额近2万元,“过去企业内部也会有困难职工救助,但并未得到制度上的规范,如今成立工会后,对困难职工家庭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发放对应的补贴,困难职工更有保障”。叶思思告诉记者,成立工会之初,企业中只有部分职工加入,随着会员们的口口相传,如今越来越多职工争相入会,目前企业已有会员682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这样的事例在长丰县有很多,县总工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更多职工普惠服务,维护好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和宣传手册等多样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入会好处深入人心,让“加入工会”成为职工自主自愿的选择。
针对“难点”逆向追溯精准下药
一辆车,一个人,漂泊在外,四海为家,这是很多货车司机的工作常态。在长丰县共有货运企业305家,22000多台货车分散在全县14个乡镇,如何最大限度地把货车司机组织到工会中来成为入会的一大难点。对此,县总工会积极协调各部门,采取逆向追溯的方式找出监管部门——县交通局,由他们负责协调建会入会。
今年10月,县总工会联合县交通局召开了一场面向全县规模以上货运企业的建会入会动员会,带着县总工会提供的一封信、一个电话联系本、一张建会流程表,各交通管理站点负责人迅速行动,在全县掀起了建会热潮。
“小微货运公司由我们联系后带着工会上门登记,规上企业人员多,我们就带领企业负责人去当地工会办理,确保一户不落,全面覆盖!”县交通局分管负责人戚斌说道。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县成立了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企业106家,单独成立工会的货运公司19家,共计覆盖车辆6000余台,涉及11个乡镇。
“成立工会后,我们行业管理部门对货运公司而言,从‘管理者’的角色转向‘服务者’的角色,密切了我们与企业的联系,更增强了货车司机的企业归属感。”
安徽国力物流作为一家自有货车、加盟货车近万台的大型物流企业,在他们看来,工会更像是一股绳,将分散在天南海北的司机拧在一起,“未来我们在线上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做好会员管理,线下依托司机之家为司机做好会员服务,无论是职工普惠、维权维护还是技能竞赛,工会都将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更多的司机能在这里获得荣誉感和归属感。”国力物流相关负责人洪超说道。
如今,在逆向溯源制度下,长丰县的快递小哥、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等八大群体都在工会组织和县邮政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的默契配合下逐步被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未来长丰县总工会将开展更多普惠活动,让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本报记者 何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