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2-1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民法典》宣传进社区

    摘要:近日,合肥市瑶海区胜利路街道凤凰桥社区党委开展了《民法典》宣传进小区活动。活动中,社区志愿者向居民发放了《民法典》宣传册,社区律师向辖区居民群众详细讲解了《民法典》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并对相关亮

  • 界首:加快进度建设地表水厂

    摘要:城东地表水厂是界首市2020年一项重点民生工程,为了尽快完成任务,造福于民,连日来,承担施工任务的中国中铁十局的建设者加快进度,人力、机械、技术一起上,全力冲刺取水口建设,确保工程优质,保障城市安全供

  • 天长市“宅改”改出好日子

    摘要:“西边草莓水灵灵,东边芡实在洼中。青草坡上牛羊跑,清水塘边造景观。今后造房要考虑,统一规划备好地。村容村貌大变样,男女老少喜洋洋。”在天长市,由该市杨村镇光华村老乡贤夏文林自创的一首打油诗,在村民中广

  • 亳州:银行便民服务暖人心

    摘要:12月14日,在亳州市希夷大道一邮储银行网点,邮储银行亳州市分行工作人员在帮助一名老人在硬纸币兑换机一体机兑换零钱。近年来,邮储银行亳州市分行积极开展金融服务民生、便民惠民服务活动,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及

  • 淮北:不动产登记可跨省通办

    摘要:12月15日,淮北市市民在该市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跨省通办专窗,办理异地不动产的买卖、抵押登记。当日,淮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首次办理完成异地不动产登记手续。通过网上流转、属地办理、网上支付、EMS免费邮寄

  • 查处拒收现金,关键是尊重消费者选择权

    摘要: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12月15日,央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公告。公告指出,因对外提供商品、服务或依法履职、管理需要,存在收付行为的各类主体应遵守人民币管理相关法律规定,自觉规范现金

  • 今冬合肥首家“城管驿站”建成开放

    摘要:本报讯寒冬天气来临,有地方累了能休息、渴了能喝热水、冷了能取暖、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12月15日,记者从庐阳区城管获悉,位于环城路工大北区菜市场对面,“城管驿站”建成开放,给环卫工等一线户外工作

  • 我省启动“两节”打假专项行动

    摘要:本报讯从日前召开的全省市场监管系统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自今年12月11日至明年2月28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元旦春节打假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将以突出五个重点、

  • 李英:竹林养鸡奔小康

    摘要:仲冬时节,走进黄山市太平湖镇和平村,随处可见翠翠绿绿、漫山遍野的竹子,像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此时的脱贫户李英正放下装着玉米粒的塑料桶,鸡群便飞奔向她围拢过来,争先抢食的“咯咯”声此起彼伏。“鸡全部是

  • 田艳春:针线绣出艳阳春

    摘要:“哒哒哒……哒哒哒……”休宁县海阳镇首村村的贫困户田艳春正在缝纫机上赶制一批新订单,只见她认真地裁剪、缝制、剪线,用一针一线“织就”出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田艳春患先天性肢体残疾,行走只能借助拐杖,在残

  • 阳光照耀民生路寒门活出样儿来

    摘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查处拒收现金,关键是尊重消费者选择权

   期次:第7497期   作者:□汪昌莲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12月15日,央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公告。公告指出,因对外提供商品、服务或依法履职、管理需要,存在收付行为的各类主体应遵守人民币管理相关法律规定,自觉规范现金收付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拒收现金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同当地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在当今“互联网+消费”时代,随着扫码支付、银联闪付、网上支付等方式的兴起和银行卡的全面普及,很多中国人都可以“一部手机走天下”了。有调查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手机支付用户已达4.69亿,超过70%的网友认为现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由此,也引发了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务领域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不仅剥夺了消费者支付选择权,而且损害了人民币的尊严。基于此,央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公告,任何单位和个人拒收或排斥现金支付将依法查处。

不可否认,使用现金的成本高,因为商家需要花费时间去清点和保管。而且,使用现金,也有安全上的问题;如消费者携带现金,很容易遭遇盗抢等暴力侵犯。去年7月,珠海一家面馆因“谢绝现金”,只接受手机支付,被中国人民银行珠海支行认定为“拒收人民币”的违法行为。另据媒体报道,各地经营场所均存在拒收现金行为,甚至有的公共服务机构,也存在只接受刷卡不接受现金的情况。然而,在现阶段,一些商家拒收现金,不仅违反了《人民币管理条例》,而且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利选择任何一种结算方式进行消费。我们提倡移动支付,即“非现金”支付;但“非现金”并不等于“无现金”,更不等于“拒现金”,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正因如此,2018年以来,央行专项整治拒收现金行为,违规商家将列入失信“黑名单”。

可见,查处拒收现金,关键是尊重消费者选择权。换言之,应将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交给消费者。既然目前中国并非是“无现金社会”,就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善待人民币,在扩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同时,不能拒收现金。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种支付结算方式将共同存在。一方面,要肯定“非现金”支付的意义,加强对各类支付结算方式的宣传推广,让更多公众了解各种“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公众支付结算习惯,包括使用现金支付的习惯,由公众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结算方式。特别是,银监管理部门应对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尽早对《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规进行修订完善,规范移动支付方式,促进“互联网+消费”健康有序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