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在车水马龙中指挥交通,在街头巷尾巡逻检查,在天南海北追逃抓捕;他们为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奋勇向前,无畏无惧。自2021年起,每年1月10日被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这是对人民警察队伍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斗争的充分肯定,是无声的激励,也是温情的嘱托,鼓舞着人民警察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我家小区门口就有一个警务站,每次晚上经过,看到警灯闪烁,就有着满满的安全感!”家住合肥市大溪地章女士的一番话,道出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守护平安的赞许。
回顾2020年,经历过汹汹疫情、涛涛洪水和滚滚寒潮,366个日日夜夜,我省公安民警时刻战斗在打击犯罪的最前沿,穿巡于熙攘的霓虹灯下,值守在凌晨电话机旁,奔波在追击逃犯的征途中,他们用忠诚和血汗奋力守护江淮大地平安。
抗击疫情 用热血铸就无悔丰碑
“因疫情蔓延,接上级通知,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请立刻返回工作岗位。”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刚结束值班才回到家的滁州民警李虎成又迅速赶到派出所开始战斗。
当疫情来袭,安徽公安民警闻令而动、奋勇战“疫”,设置疫情检查站点2200余个,检查车辆890万余次,开展体温检测筛查3200万余人次。
“老段,你回去休息下吧!”2020年2月15日,漫天的大雪袭来,合肥气温骤降。已经连续值班十多天的合肥市看守所民警段玉华仍在兢兢业业地巡逻查控,确保疫情期间监所安全。此时,离他退休还有3个月,但他主动请缨回所值班,想要站好人生最后一班岗。然而,第二天凌晨,段玉华却倒在了疫情防控一线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身边的对讲机还在开着……
回顾这段极不平凡的抗疫历程,我省公安机关涌现出一个个舍身忘死、冲锋在前的先进典型,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我省公安机关共有3位民警、1个集体荣获表彰。
搏击风浪 警徽在激流中闪耀
2020年夏天,受强降雨影响,我省境内各大内河及长江、淮河沿线水系均超警戒水位。危急关头,公安民警挺身而出,组建抢险救援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汛情最危急的地方。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警察,我先来!”2020年7月10日夜,刚刚转隶的安庆市怀宁县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入党积极分子潘武第一个报名参加抗洪抢险党员突击队,在满是泥水的湖堤上,肩扛背驮沙袋,成为湖堤上跑得最快的“小泥人”。
同年7月20日,淮河王家坝闸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淮河汛情进入到严峻态势,王家坝开闸泄洪。阜南县全体公安民警辅警取消休假,24小时在岗;阜阳市特警支队火速集结100名救援力量,与市局交警支队集结100名警力,组成抗洪抢险应急队,驰援王家坝。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洪水肆虐期间,安徽警方累计出动警力19万余人次,出动车辆、船只3万台次,有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历经暴雨风浪淬炼,警徽更加熠熠生辉……
守护平安 打击犯罪更加“快准狠”
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这一年来,安徽公安机关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多措并举、锐意进取,有力守护江淮平安。
持续推进“皖警智慧”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建成“皖警智云”大数据中心,日均服务全警实战5万余次;加快推进情报研判预警、网安合成作战、反电诈等实战中心以及“前哨”“慧眼”“智侦”“智勘”等骨干系统建设应用,推动数据警务、智慧警务赋能打防管控服、赋能基层一线实战;严格落实刑事案件现场分级分类勘察机制,刑事技术工作绩效2016年以来夺得全国“四连冠”。
2020年,安徽公安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带动打击犯罪的锋芒,持续掀起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高潮,严格落实案件侦办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力争实现命案发一破一、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快侦快破;不断提升破“小案”的能力,并加强追赃挽损返还工作,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得到切实保护、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黑涉恶案件177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8913人,破获刑事案件19216起。
人民至上 为百姓办好每一件小事
群众最关心什么,就解决什么;群众最期盼什么,就攻坚什么。
“我们老百姓都管这条路叫‘公安路’,真的要感谢扶贫队员们啊!”在省公安厅扶贫工作队员进驻之前,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制约了亳州市利辛县永兴镇永顺社区和中疃镇代郢村的发展。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代郢村村民代廷发口中的这条“公安路”,是省公安厅扶贫工作队2020年新建的一条水泥路。至此,代郢村主要道路全部硬化且均达到5米宽,并安装太阳能路灯343个,是全镇唯一全村实现亮化的行政村;而永顺社区也投入10万元加装35个太阳能路灯,确保2020年底整村亮化。
此外,针对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我省公安机关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以建设“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为抓手,不断推出更多的便民服务举措。去年10月20日,在瑶海区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窗口,中午就要乘飞机去外地的市民王女士,不到5分钟,就顺利领到了临时身份证,解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推出以来,实现290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用户数超2500万,日均提供服务20余万次,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为群众提供网上服务800余万次、同比增长263%,受到广大群众“点赞”。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2021年,安徽公安将紧紧围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决策部署,只争朝夕、锐意进取,竭力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本报记者 魏如冰 通讯员 张振雷 王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