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通道内无异物,线夹温度2度,运行平稳!”1月7日上午11时,伴着刺骨的寒风,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工作人员李方耀、刘超手持红外测温仪、无人机等检测仪器,对位于蜀山区宁西路附近的振宁-竹溪段高压输电走廊进行着低温特巡工作。
为确保低温期间合肥供电“动脉”平稳运行,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组织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对管辖的合肥地区3000余公里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线路,开展一轮“全覆盖”巡视。
“昨天是29000多步,朋友圈排名第一!”李方耀说道。作为线路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长时间在户外奔波,“微信运动”排名始终名列前茅。虽然两人都穿着厚厚的工作服,但由于工作需要无法戴手套,不一会儿他们的双手就被冻僵。“手指有点不听使唤,操作仪器时关节都感觉不能打弯了。”长时间低温户外工作的滋味可不好受。他们不时哈气取暖,确保特巡工作顺利进行。
顺着高压输电线路的走向,李方耀和刘超使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几十米高空中的线路情况。每到达一处测量点,他们就依次拿起测距仪、红外测温再三确认距离、温度等信息,并同步通过APP传输至数据后台。“这条高压走廊包括9条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线路,保障着政务、高新、蜀山等地区的供电,”李方耀指了指身后不到50米的铁路轨道说道,“这里也是合安高铁、沪汉蓉高铁的电源,极其重要,一点都不能马虎!”
2020年12月31日跨年夜,刘超和李方耀在巡视中发现肥西县供电“动脉”110千伏竹创线存在温度严重超标,最高达到115度的重大缺陷。经过连夜紧急抢修,这条线路已重新恢复“健康”。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消除137处安全隐患,清理23000余颗树障,有效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李岩 本报记者 何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