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1-2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法制广场反邪教宣传

    摘要:为深入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工作,增强辖区居民反邪、防邪意识,合肥市大通路派出所联合明光路街道在镇海巷法制广场开展反邪教宣传。王晓虎/摄k

  • 年产8万套汽车线束项目在阜阳投产

    摘要:本报讯1月22日,在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比克希年产8万套汽车线束项目正式投产。比克希年产8万套汽车线束项目由中芬合资的比克希汽车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阜合园区首个由中外合资企业建设的制造业

  • 板集煤矿:智慧矿山集控中心投用

    摘要:近日,安徽省首座煤电一体化智慧矿山集控中心在中煤板集煤矿正式投入使用。该集控中心通过植入管控一体化平台,集成了26个子系统,实现矿井“人、机、环、管”等各要素的联动。图为该矿工作人员正在指挥井下作业。

  • 我省开展为期三年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出台方案,部署自即日起至2023年,在全省开展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通过综合治理实现全省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大幅提升,到2023年全省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率达

  • 提供“公共托育服务”是一项“民心工程”

    摘要:作为从事学前教育40年的资深教育人士,来自教育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园长李建丽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加快建设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体系》。她建议,本市应建立完备的公共托育服务体制,鼓励社区

  • 图片新闻

    摘要:◆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克强主持召开教科文卫体界人士和基层代表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意见建议。◆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

  • 服务不打烊高科技擦亮芜湖自贸区政务窗口

    摘要: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经过近100天的建设,芜湖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于2021年1月11日试运行。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综窗一次

  • 宁国市“八送一奖”鼓励外地员工就地过年

    摘要:本报讯为鼓励企业外地员工就地过年,降低企业外地员工春节期间往返行程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并全力做好当前工业企业留工稳工优工工作,宁国市开展“八送一奖”组合年货行动,确保在宁过年外来务工人员度过欢乐安全祥

  • 安徽2020年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3万件

    摘要:新华社合肥1月25日电(记者周畅)记者25日从安徽省司法厅获悉,2020年,安徽省大力推进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活动,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3万件、残疾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供“公共托育服务”是一项“民心工程”

   期次:第7524期   作者:□叶金福

作为从事学前教育40年的资深教育人士,来自教育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园长李建丽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加快建设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体系》。她建议,本市应建立完备的公共托育服务体制,鼓励社区、企业建立公共托育服务。

眼下,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出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里,一些年轻职工既要担负着单位工作上的压力,又要担负着家庭中“带孩”的压力。有的不是把年迈的父母“请来”照顾孩子,就是不得不把孩子放在收费颇高的托儿机构里,有的甚至不得不花费不菲的价钱聘请保姆。这虽然缓解了工作和带孩的“双重压力”,但家庭经济压力也无形之中增加了。这让许多年轻夫妻陷入了“多难境地”。

此次,北京市政协委员、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园长李建丽提出鼓励社区、企业建立“公共托育服务”的建议,无疑是两会的一个“好声音”。这对于广大职工而言,提供“公共托育服务”是一项最实在、最实惠的“民心工程”。一方面,有了“公共托育服务”,因为带有福利性质,就大大减轻了职工“带孩”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单位都有“公共托育服务”,职工只要把幼儿托付给“公共托育服务”就行,就无需“一心挂两头”,不但让职工能安心上班,安心工作,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可见,“公共托育服务”,好处多多,是一种“多赢”之举。

虽然提供“公共托育服务”,既需要提供场所和增加一定的经费支出,又需要安排人员,牵涉很多时间和精力,对社区、单位会带来诸多的麻烦,但笔者以为,这对于职工而言,却是既解决了带孩的“后顾之忧”,又省下了不少的家庭经济开支。可以说,“公共托育服务”既让职工拥有职业的“获得感”和“自豪感”,又让职工拥有职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但愿“公共托育服务”的好建议,各地能尽快、尽早得以落实,从而既帮助职工解决带孩的“后顾之忧”,又促使广大职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达到“双赢”“共赢”“多赢”的目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