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1-2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芜湖创新举办室内铁人三项赛

    摘要:本报讯日前,由芜湖市体育局指导,芜湖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主办的“芜湖首届室内铁人三项赛”举行。本次比赛为半程铁人三项,其中游泳0.75公里、自行车20公里、跑步5公里,分男子和女子两个组别进行比拼。不同

  • “扎进”土里“走进”心里

    摘要:新年伊始,一部名为《山海情》的连续剧搅热了电视剧市场。没有“流量”演员,没有大宣发,扶贫题材也不“讨喜”,但它却“圈粉”了大批“90后”“00后”年轻观众,目前剧情过半,豆瓣评分9.4分。该剧讲述了2

  • 《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突出地名文化

    摘要: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近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首播。第二季节目引入了有关地名规范使用、地名命名方法、地名语源考证等知识的题目,更加注

  • 剪纸迎新春就地过大年

    摘要:1月21日,淮北市总工会开展的“淮北是我家就地过大年”暖乡服务专项行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邀请当地剪纸艺人为留在淮北过大年的外来员工代表现场剪出以“三牛”精神和新春为主题的剪纸窗花,提前表达对在淮外来员

  • “皖美消费乐享江淮”迎新购物季启动

    摘要:本报讯日前,由省商务厅主办的“皖美消费乐享江淮”迎新购物季正式启动,并将持续至2月28日。作为2021年促消费活动的重要板块,“迎新购物季”采用全省联动方式举办,届时16个市的1200余家商贸流通企业

  • 生肖邮票和宣纸擦出火花

    摘要:本报讯生肖邮票是以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的12种生肖动物为图案的贺年邮票,宣城市的宣纸则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最佳载体,当这两者碰撞时,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近日,由宣城市政府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

  • 天长“15分钟健身圈”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摘要:跑步、慢走、打太极、骑自行车、跳广场舞……让天长市郑集镇船塘村村民虞元兵没想到的是,在家门口也能尽情“燃烧我的卡路里”。在村口,利用废旧场地新建成的3000平方米全民健身广场成了附近村民的“网红打卡地

  • 2021“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上线

    摘要:本报讯根据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统一部署安排,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协办,快手、抖音、微博、酷狗等网络平台参与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进”土里“走进”心里

——读懂热播剧《山海情》背后的“真实”

   期次:第7524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赵倩

新年伊始,一部名为《山海情》的连续剧搅热了电视剧市场。没有“流量”演员,没有大宣发,扶贫题材也不“讨喜”,但它却“圈粉”了大批“90后”“00后”年轻观众,目前剧情过半,豆瓣评分9.4分。

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移民在国家扶贫政策号召下,在福建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奋斗创造幸福,将黄沙弥漫的“干沙滩”建设成充满希望的“金沙滩”的故事。这是一部真正的主旋律作品,却“反套路”地没有拔高和歌颂,力求通过个体的喜怒哀乐展现大时代的波澜壮阔,笔触细腻而温情。

真实,是观众给予这部剧最多的评价。贫穷是什么?是三兄弟出门时只有一条裤子换着穿,是年轻女孩被父亲以“一口水窖、一头驴、两只羊、两笼鸡”的“高价彩礼”嫁人,是老百姓饭桌上三餐不离的白水煮洋芋……除了这些生动的画面和场景,剧中的服装、道具、化妆也从细节处真实塑造了黄土高原农村群众。男女老少,全是“灰头土脸”,尤其是那黝黑粗糙的脸庞、发黄的牙齿、破旧的衣衫,无一不是“原版”。因此很多网民留言说,这些演员根本不像是在表演,分明就是从土里“长”出来的。

除了“外在”的真实,《山海情》的另一亮点还体现在人物性格特点不再“脸谱化”。从板着脸臭骂下属的“暴脾气”女县长,到有些狡黠世故却又能顾全大局的村主任,再到“等靠要”的村民,每个角色都是那么鲜活,再加上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让人代入感极强。

不少“90后”“00后”观众说,这部剧把他们看哭了。其实,惹哭他们的绝非刻意的煽情,而是看到村民刚开始搬迁时住的“地窝子”;是坚强的妇女拖着板车,拉着瘫痪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走在风沙里;是为了解决蘑菇滞销难题,村支书不惜“丢官帽”在现场会上替百姓求情……

      对“小人物”有了共情,对“大时代”也就有了理解。正如一位网民所说,这部剧很好,告诉孩子们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国农村,一个真实的历史发展进程。没有什么是轻易得来的,只是很多人在负重前行而已。

《山海情》选取的只是脱贫攻坚事业中的“一粟”,但却足以说明,主旋律作品能否获得好口碑,关键还是看作品有无“硬核”内容。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孕育了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许多伟大壮举,我们应当从中不断挖掘素材,捕捉灵感,创作出更多“有情怀、有温度、有口碑”的文艺作品。(新华社银川1月21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