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人挤人、摊挤摊,菜在地上摆,垃圾脚下踩,夏天就靠一把伞,冬天寒风透胸间。”50岁的李昌保在合肥西郊的大铺头农贸市场卖菜已有20年,谈起今昔变化,不禁感慨万千。
大铺头农贸市场里有块一百多个摊位的“自产自销区”,主要是周边农户前来售卖自家种的蔬菜,过去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垃圾、污水得不到妥善处理,成了“卫生死角”。
要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安心!近年来,合肥市加快推进城区菜市场标准化改造,计划全部“提档升级”。去年7月,大铺头农贸市场也开始了改造,“自产自销区”建起了摊位,拉上了顶棚,畅通了下水。现在,不仅菜场的菜“绿色”,环境也“绿色”了。
在合肥市西七农贸市场,入口处的墙上贴着1月28日、29日、30日的“食品安全检测公示表”。“我们每天都对市场里的食品进行检测,安全快速、公示三天、可追溯。”西七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赵方龙说,市里投资275万元对市场进行了改造,配备了农残等检测设备,检测结果每天上墙公示。
傍晚5点,“晚高峰”即将到来,市民们排队扫码、测温后进入市场,市场里灯光温暖、舒适整洁、秩序井然。(徐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