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2-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马鞍山:云上过年“犇”向幸福

    摘要:本报讯马鞍山市文旅局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特别推出了品质高、种类全、花样多的线上“文旅大餐”,陪着市民及留马过年的外来人员“鞍”心过大年。赏大戏,高品质口碑佳作陶冶情操。《千羽锦》《牛背上的歌

  • 黄山:春节假日旅游迎来“开门红”

    摘要:本报讯春节假日黄山旅游实现开门红。在晴好天气、疫情防控得力、优惠政策出台等因素刺激下,黄山市龙头景区客流持续高峰。其中大年初三至初六,黄山风景区每日迎客万人、西递宏村每日超8000人。周边游掀起乡村旅

  • 宣城:线上七朵云文化来助兴

    摘要:本报讯“柳暗花明四个字,小店名号我心愿……”大年初三,风和日丽,宣城市某企业员工刘伟坐在敬亭山半山亭,晒着太阳,看着花鼓戏,一边情不自禁跟着哼起调子,一边跟周围的游客聊天:“今年这个年,宣城的景区免费

  • 淮北:文旅相伴乐享年味

    摘要:2月17日,市民在淮北市长山公园锻炼身体。王文/摄本报讯春节期间,淮北市推出“云上合家欢就地过大年”系列文化、旅游、体育活动,包括“村晚”天天看、非遗进万家、线上云展播、全民棋牌乐、欢乐本地游、线下贺

  • 线上线下齐发力文旅盛宴过大年

    摘要:本报讯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春节,为丰富在皖过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省推出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文化旅游惠民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省积极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云上过大年”“视频直播家乡年”“

  • 亳州:就地过年体验“沉浸式”旅游

    摘要:亳州谯望楼魏王迎宾实景演出。本报讯“今年积极响应就地过年政策,在杭州没有返乡,没想到通过手机直播过了一次家乡年,当看到家里的美景、美食,我感受到了回家的氛围。”远在外地的亳州老乡阿秋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

  • 合肥:浓浓书香“享盛宴”线上线下“闹元宵”

    摘要:本报讯元宵佳节即将到来,合肥市图书馆、合肥市少儿图书馆、合肥市文化馆通过开展“金牛贺岁书香迎春”新春系列活动之闹元宵·猜灯谜——线上线下大型读者活动,将传统年味里注入浓浓书香。合肥市图书馆将在元宵节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鞍山:云上过年“犇”向幸福

   期次:第7539期   

本报讯 马鞍山市文旅局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特别推出了品质高、种类全、花样多的线上“文旅大餐”,陪着市民及留马过年的外来人员“鞍”心过大年。

赏大戏,高品质口碑佳作陶冶情操。

《千羽锦》《牛背上的歌》《凤鸣宏村》……这一个个被当地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舞台大戏,春节期间,借助马鞍山当地新媒体平台温暖上映。

游景点,本土精品景点无限畅游。从薛家洼、杨树林到甑山生态园,从姚家寨、桃花缘生态农场到秀山生态果园,从花子家庭农场、金色田园到智峰生态园,还有和县白果山庄、含山高地茶山、林海生态园……今年的春节,马鞍山通过“文旅马鞍山”平台和微信专门H5页面推出“云”旅游,造就旅游新趋势:足不出户,跟随网络,便可畅游一江两岸的美景。此外,在2月11日至17日,对留马过年的非马鞍山籍且在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外地人员推出“免费游景点”活动,据统计,该市5家精品景区在春节期间共接待“留马过年的外地人员”约1.83万人次。

品美食,舌尖上的美味就在身边。在品味自家年夜饭的同时,本土非遗美食也成为年货必备。采石矶茶干、赵大胡麦芽糖、松枝烤鸭、运漕早点、霍里羊糕、薛津臭干、和县霸王酥、炸牛肉、三口塘老鹅汤、陶厂计家牛肉、运漕套饼……老传统技艺制作成的美食接连亮相“莫愁旅游·马鞍山”在线展示销售平台,让民众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看非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马鞍山市文化馆将多达10T的非遗数字资源搬上云端,供市民随时随刻在线浏览欣赏,尽享传统文化的魅力。喜庆热闹的打莲湘、象征吉祥团圆的含山扎彩、全国稀有剧种之一的含弓戏,还有兼具了江南秀美与北国高亢激昂风格的当涂民歌、和县民歌,著名的形意八卦掌,活灵活现的博望剪纸,更有姑孰画派、烽火皮影戏等,多彩民间艺术尽展非遗魅力。

马鞍山市文旅局还专门策划举办了“牛年线上嗨新春云端游”线上系列文旅活动,推出“演、秀、猜、赏、销、游、云、听”八个版块,将网络春晚回看、个人才艺秀、有奖竞猜、民俗欣赏、年货采购、免费游特色游、云逛诗城、听遍江东等数字资源一站式发布推送。目前微信H5页面点击7万多次,答题参与人数1.82万人,答对参与抽奖0.5万人;网络春晚回放2.77万次,展演节目点赞11万次;民俗欣赏、点赞0.55万次,浏览1.32万。每天通过马鞍山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号发布系列文旅资源,累计观看人数达600万人次以上。

(黄莹张伟)

0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