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女职工在各行各业中一直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女职工仍存在因生育而遭受“性别歧视”的现象。日前,来自合肥丰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李小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建议政府制定“女职工生育稳岗补助”政策,激励企业让产后女职工稳岗复工。
李小莉代表认为,非公企业用人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旦某个女职工因生育无法上岗,则需要另外招人替岗,等女工休完产假后回来上班,原先的岗位已有人顶替,企业未必有合适的岗位可以提供。这导致部分企业在招聘女职工时有所顾忌,而部分在岗女职工也不敢轻易生育。
对此,李小莉代表建议,当地政府每年可安排一次“女职工生育稳岗补助”,凡是企业在女职工产假后能安排其返回原岗或类似岗位工作6个月以上,经相关审核后,可按稳岗人数给予企业一次性的补助金,李小莉代表认为这一做法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当前企业女职工生育权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
当前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的“招工难、留人难”问题也引起了李小莉代表的关注。她建议,各级政府可实行“五级网络”加以引导,把民营企业招工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评体系,通过建立省、市、区、镇、村五级招工网络,对劳动力资源的流向进行必要的政策平衡和分配,正确引导和鼓励富余劳动力到民营企业工作。
李小莉代表建议,政府还应积极鼓励企业对职工培训再教育,在减税、医保、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更多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合理制定、及时调整职工工资,稳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足额、及时支付,让职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本报记者 何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