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在黄山市第二届职工运动会上,曹晓敏为获奖代表队颁奖。
“十三五”期间,黄山市总工会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聚焦改革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搭舞台、创条件、精服务,在助力经济发展、弘扬劳模精神、服务职工群众、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问:听说黄山市总工会“十三五”期间的工作亮点可以用“四新”来概括,请问是哪“四新”?
曹晓敏:“四新”是指:助力经济发展有新举措。如推出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工会贷”,打造职工疗休养基地,加快融杭接沪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步伐,参与跨省劳动技能竞赛等。
弘扬劳模精神有新品牌。五年来共举办98个大项163个小项“徽州百工”竞技评比活动,带动10万余职工参与技能提升;建成安徽省第一家工匠博物馆;涌现出了胡晓春、方国范、程惠玲、王千红等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
服务职工群众有新手段。扎实推进工会“四季送”活动,累计慰问困难职工 24243 人次;成立“职工法律援助站”,聘请法律顾问无偿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工会自身建设有新气象。五年来,新组建工会500余家,新发展农民工会员31210人,四镇两开发区相继成立总工会。
问:接下来的“十四五”,市总工会将如何布局谋篇?
曹晓敏:未来五年,市总工会将紧紧围绕“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及时跟进中央、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工会的四项基本职能,不断谱写黄山工运事业新篇章。概括起来便是围绕“一个中心”,做实“四项职能”,即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做好工会教育、参与、建设、维护等职能工作。
问:围绕一个中心、四项职能,工会都有哪些抓手?
曹晓敏:一个中心,有三个抓手。一是“工会贷”助力经济发展。实施“疫情贷”,服务疫情常态化防控;继续落实中央、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要求,实施专属贷款产品“工会贷”,计划每年举办 4 个专场,涉及金额 1 亿元,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安康杯”助力安全生产。扎实推进黄山市“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旅游行业试点城市”工作,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每年组织参赛单位2000家,参赛职工10万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500人次,参与全市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考核活动,助力我市安全生产平稳向好。三是“疗休养”“徽州百工”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展长三角地区企业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工会在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能力和水平。
“四项基本职能”之教育职能,有三个抓手。一是创新教育形式。市总工会每年将组织以“中国梦·劳动美·黄山篇章”为主题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40场,引领近万名职工广泛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丰富教育主体。开展“寻找最美劳动者”和“文明职工”评选活动,搞好“培育好家风——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选准身边人,讲好身边事,引导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先表彰,发挥好“徽州匠心堂”窗口平台作用,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是拓宽教育阵地。加快工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推动“黄山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关注量持续增长,在“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中争创佳绩。做大做强职工书屋品牌,未来五年,全市新建市级以上职工书屋示范点将达50家。
“四项基本职能”之参与职能,有三个抓手。一是做职工权益的“第一知情人”。深入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民主管理工作运行程序。加大调查研究,强化工会维权职责,准确把握职工群众特别是一线职工、困难职工、“三新”企业职工,在劳动经济权益、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新需求。二是做职工权益的“第一报告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诉求,组织引导工会系统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三是做职工权益的“第一维护人”。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健全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制定,参与劳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专项检查,建立完善职工维权律师志愿服务团,加强职工维权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引导职工依法维权。
“四项基本职能”之建设职能,也有三个抓手。一是职工建功立业工程。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每年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劳动和技能竞赛20场,带动各级工会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200 场,助推1000 余名职工提升技能等级,发动 5 万名产业工人参加基层岗位练兵。二是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鼓励基层工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名师带徒等活动,培养选树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能手。深入推进“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落实校企合作“金牌蓝领”计划,推动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工继续教育新模式,持续实施对中小企业开展职工技术培训给予补贴,为企业培养储备更多技能人才。三是职工创新创业工程。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每年开展技术创新和“五小”活动 200 场、项目评审 20 个,调动职工参与热情。每年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20个,激发职工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
“四项基本职能”之维护职能,总得来说,就是构建工会服务保障工作体系。以“四季送”服务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工会传统帮扶品牌项目。继续完善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工作和“一帮一”结对帮扶计划。实施服务领城拓展行动,整合社会资源为职工群众提供职业规划、文化体育、心理健康、医疗互助、职工疗休养等服务,建立线上线下“皖工热桥”婚恋交友平台、幸福驿站等更具特色的个性化服务项目。深化女职工“阳光家园”创建工作,探索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爱心托管班,推动解决“全面二孩”政策下女职工生育后顾之忧。扩大职工互助保障覆盖面,提高参保职工的保障力度和受益面。实施服务阵地升级行动,加强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升级转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向基层延伸服务链条,推动实现职工群众办事“全程网上办”“最多跑一次”。各级工会每年开展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活动,市总工会承诺每年为职工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吴国华 方华 本报记者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