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随着经济企稳向好,就业市场也明显回暖。机构数据显示,一季度招聘岗位和求职人数呈现“供需两旺”。不过,今年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叠加国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
今年以来,招聘岗位和求职人数同比大幅增长,3、4 月就业市场旺季已基本恢复,“金三银四”招聘岗位显著增加,但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不少待就业人员,仍面临较大压力。就业竞争加大,用人单位要求也提高,加上一些求职者缺乏职业规划教育和引导,导致就业时“眼高手低”,难以满足招聘要求。
据悉,今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仍然在 1500 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的规模 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智联招聘监测全国38个核心城市的招聘求职数据发现,经历了疫情,求职者更加追求稳定。一季度全国人才竞争指数同比下降 2.3,说明压力较去年缓解,但环比上涨 9.9,说明“最难就业季”并非空穴来风。
对此,需要以“非常之举”应对。人社部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正在采取非常规举措,大力推动稳岗增岗,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人社部2021 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近期正在推出互联网、机电机械、石油化工、医疗医护线上专场招聘会等23场特色活动,助力破解就业难。
此外,人社部将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分类精准帮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而对于求职者来说,需要转变观念,拓展视野增加社会阅历,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着力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
更重要的是,破解就业难题,还需更新思路。不同情况需要采取不同对策。除了让求职者转变观念外,对管理者来说,必须把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核心任务来抓,如将就业率和失业率作为地方保就业保民生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将解决就业困难与谋求经济增长放在同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