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4月17日,歙县璜田乡六联村胡早娣劳模纪念馆院内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弘扬劳模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安徽省新时代职工文明实践活动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省总工会开展新时代职工文明实践活动是为了动员全省广大职工群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推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里开展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还能让我们学习体会先辈们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又能让我们见证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带来的山乡巨大变化和人民幸福生活。”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胡东辉在活动现场表示。
大山深处,行行茶树从山脚蔓延到山顶,层层叠叠深入云雾之中。胡早娣劳模纪念馆被一片高山石砌梯形茶园所环绕,满院处处是茶香。那里曾经是荒山坡,种什么不长什么。上世纪五十年代,胡早娣组建治山治水妇女专业队,起早贪黑、肩挑手扛,打炮、开石、砌磅,带领广大村民修建成海拔 600 多米的千亩天梯茶园,将贫瘠的荒山改造成了致富的“金山”,为当地粮茶生产作出杰出贡献。
纪念馆内,收集整理了胡早娣生前遗存的珍贵文献史料和文物。其中不仅有胡早娣使用过的采茶工具,还有一枚珍贵的1955年安徽省农业劳动模范奖章。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向人们无声地讲述着胡早娣毕其一生奋战劳动第一线的事迹与风采。如今,眺望着满目翠绿的茶山,似乎能从阵阵茶香中回味那段艰苦岁月,让人心生敬意。
老劳模带动新劳模,新劳模致敬老劳模。13 位劳模代表来到了下山培茶园,这是胡早娣亲手开辟的第一块茶园。陡峭、狭窄的石阶仅仅只能容纳一个人行走,坡度几乎达到70度。很难想象,这是当年小脚的徽州女人胡早娣带领乡亲将山石一块一块背上山,垒筑而成。如今,新时代的劳模们沿着老劳模的足迹,在采茶姑娘的帮助下,体验采茶实践,感悟劳模精神。
“向荒山要茶,向荒山要粮,胡早娣劳模当年战天斗地、愚公移山的精神让我感触非常深。” 全国劳动模范、淮南市寿县张李乡乡长陈多田一边采摘鲜叶,一边感慨道,“我要继承胡早娣的劳动精神,发挥劳模的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致富。”
全国劳模、党的十九大代表、千岛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歙县披云山庄有限公司党支部第一书记晏文娟在活动中发出倡议,号召全省劳模要主动担当,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彰显新作为;聚力同行,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凝聚正能量。
炒青、揉捻、翻炒、抖散……六联村农业合作社的茶厂依旧保持着手工炒茶的传统。在制茶师傅的指导下,劳模代表亲身感受了炒茶的过程。
“现在的温度在 270 多摄氏度。”从事制茶工作20多年的曹成一边不断用手在锅中翻动着茶叶,一边介绍道,“炒茶就是要不断地翻炒,让水汽烘干,这样炒出来的茶才能味清色美。”
深山出好茶,好茶也要走出大山。为了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参加实践活动的企业负责人与农副产品业主现场签订了购销合同,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产业项目。
据了解,今年省总工会将在铜陵市铜官山区、宣城市泾县分别开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示范引领全省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千场新时代职工文明实践活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加油。
(本报记者 余珊珊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