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目前压倒性任务,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引领下,安徽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全面谋划、系统推进全省长江经济带保护修复作战体系,给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早日实现长江生态环境原真性和完整性,守护“一江春水向东流”。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肩负起建设长江大保护工程先行先试的使命,派出强大阵容参与到建设中来,承建了芜湖市朱家桥污水处理厂、滨江污水处理厂、城区33条道路管网及朱家桥生态湿地公园等7个“长江大保护”系列工程施工任务。
自进场以来,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经理部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发扬“勇于争先、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推进项目进度、安全、质量全方位受控,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和抗击汛情中,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取得了抗击疫情汛情和保障施工生产的双胜利。
昼夜奋战 确保工期顺利完成
项目部进场后,迅速梳理出整个工程的难点、堵点问题,发现工点遍布芜湖城区和郊区,最远相距 30 多公里;呈现点多、线长、面广、分散、专业涵盖多、管理难度大等情况;在 2020 年遇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汛情叠加而至。面对重重困难,项目部领导班子不等不靠,紧密团结在一起,强化责任落实,细化进度和问题台账,督促各部门拉高标杆、强力推进,及时解决影响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合力推进工程建设。
一方面,在抗击疫情初期,项目部领导第一时间返回工地进行抗疫部署,成立防疫领导小组、申报建筑企业复工方案、对接街道卫生防疫所、联系各种渠道备足防疫用品,用最快的时间通过复工审批,成为芜湖市最早复工的首批工地之一。一方面,为实现国家生态环境部对芜湖水环境治理开展“回头看”的既定目标。2020年9月,省领导先后莅临项目检查,对朱家桥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进度进行现场督导,明确提出通水日期要从原定的12月31日提前到10月30日。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的大环境下,工期再次提前,且成了没有商量余地的政治任务。
首先,项目部迅速调整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朱家桥污水厂“10·30”通水节点,在项目上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组织施工工序、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制度、加大投入保障,形成齐抓共管,在确保安全、质量可控下迅速推进工程建设。
其次,领导每天带班在第一线,将问题解决在一线。拼抢工期的两个月,项目部先后投入突击作业人员200余人,增加盘扣外排架5803.48平方米、盘扣满堂架56213.73立方米、模板30891.99平方米、全力打开施工工作面,延长作业时间,“抢晴天·战雨天”“五加二·白加黑”,不断掀起项目建设大干热潮。
在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的努力下,现场节点捷报频传,出色完成施工任务,为了庄严的承诺,拼出了铮铮豪情;为了时代的大考,交上了圆满的答卷。2020年8月23日,朱家桥尾水生态湿地公园通过竣工验收;10月25日,滨江一期二阶段工程实现通水;10月30日,朱家桥三期扩建工程实现通水,项目部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交出了满意的工期答卷。12月24日,实现朱家桥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滨江污水厂一期二阶段扩建工程、朱家桥生态湿地公园的竣工验收,最终全部移交至三峡运营单位,先后获得三峡办、芜湖市水办的表扬、感谢。
力控质量 全力守护企业生命线
安全第一,质量为本。两者都是企业在施工生产中的红线和生命线。项目部工会充分发挥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作用,选配责任心强、现场经验足的管理人员出任群安员,并做好群安员的履职监督和月度考核,确保安全工作齐抓共管。在劳动竞赛评比中对安全质量出现重大问题的班组采取一票否决制,要求各施工班组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加强现场管控力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坚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为劳动竞赛提供安全保障。认真落实“三检制”“首件制”,结合“质量月”活动加强各工序质量控制和检查力度,对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不留质量隐患,确保工程一次成优。
科技托举 打造生态智慧环保新名片
项目部通过开展“万众创新”“科技攻关”“QC小组”等各项活动,全面推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工法,为提质增效找到新的突破口。
一是在朱家桥项目积极主动变更支护结构。由于朱家桥项目初设不足,项目部积极主动与相关单位对接,多次邀请设计院人员来现场实地考察,最终定下钢板桩加H型钢桩的支护形式,避免前期设计拟采用的高压旋喷桩及SMW工法桩龄期限制的缺陷。
二是使用新型材料。采用源自德国工艺的盘扣式脚手架,技术成熟,连接牢固,结构稳定,安全可靠。项目还使用远程自控型混凝土养护水泵,可远程自控型混凝土养护水泵相对于人工维护,大大提高维护效率,节省人工,降低工程成本,同时可以加速刚浇筑的混凝土强度增长,有效的满足水工构筑物的防渗需求,提高了工程的实体质量。
三是在管网施工中采用新工法。在存量管网修复中采用原位固化内衬法——紫外线固化法以及局部固化法——点状修复两种施工方法,实现了管道施工交通影响小、施工可控性强和管道密封性强等良好成效。
四是在公园施工中使用新工艺。朱家桥尾水湿地公园设计修筑的木栈道若采用传统支护工艺,施工难度大,环境破坏大。项目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使用新型钢制长螺旋地桩,有效保护了公园的原生水生树。
五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优势。项目部采用先进的BIM、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等前沿技术,创新运用搭建智慧工地云平台、实景沙盘、智慧展厅、劳务实名管理、工地远程监控系统、工地广播系统、智能多媒体培训系统、安全帽识别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大数据应用到劳务管理、安全质量、环保测评和控制中,实现了由传统工地向智慧化、自动化方向转变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项目中的安全、质量、绿色施工管理难题。
勇担责任 企地携手暖人心
作为央企单位,项目部积极履行央企的责任担当,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帮扶救困活动。项目部充分发挥青年员工青春向上的团结力量,将活动向协作队伍延伸,积极同地方政府、业主和监理单位联系。
参与了由三峡办组织的“长江集体放流”“呵护长江母亲河,放歌伟大新时代”歌咏比赛、“奋勇拼搏·共护长江”篮球友谊赛、集体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等联建活动。
开展了阳光助残、高考接送、慰问困难职工、植树造林、看护绿地、城市管理知识宣传等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为无为市留守儿童送去图书、书包等需要的物资,实施爱心结对帮扶工程,以帮物资、教知识、树信心等多种形式开展慰问帮扶活动,为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献爱心。
在去年夏季汛情紧急的时候,项目部员工们深夜集结,再次驰援一线,铲砂、装袋、装车,经过8个小时不懈奋战,共装2000沙袋筑起防洪的钢铁城墙,为减轻芜湖市防汛压力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赴无为市无城镇为受灾村民捐赠输送防汛保障物资,肩负起“长江大保护”建设者的使命和担当,展示了央企良好的精神风貌。
未来,待稳步推进建设中的长江生态大保护工程全部完成,长江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生态廊道,社会经济建设会得到更好的保障。真情无悔、步履铿锵。勤奋、努力进取的芜湖市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经理部人,将以受表彰的省工人先锋号作为新起点,向更高、更大的目标迈进。在长江生态大保护工程建设的征程中,将铭刻着他们探索和跋涉的足迹,凝聚着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李恒宇 梁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