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5-1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摘要:本报讯5月13日,六安市、肥西县先后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止目前省内三个地区已确定为中风险地区。中铁电化运管公司合肥维管段在得知确诊消息的第一时间,紧急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全面做好防控措施。5月1

  • 省公安厅亮出“5·15”打防经济犯罪成绩单

    摘要:本报讯今年的5月15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5月14日上午,省公安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省经济犯罪总体形势及2020年全省公安经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从2020年整体打击

  • 阜阳按下产业转移“快进键”

    摘要:本报讯立夏时节,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内,杭摩科技新材料(阜阳)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性能酚醛树脂、36万吨甲醛项目施工正酣。“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收尾和设备入场调试等工作,预计下月可实现12万

  • 安徽首届城市工会集体协商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摘要:本报讯5月11日至12日,安徽首届城市工会集体协商技能竞赛在蚌埠市禾泉农庄举行。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华,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李坤刚,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杨金城,蚌埠市总工会党组书记、

  • 全总女职工部来皖调研

    摘要:本报讯5月12日至14日,全总女职工部部长李艳清一行来皖调研工会女职工工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张文静,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昌生等陪同调研。在皖期间,李艳清一行前往铜

  • 摘要:◆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英文单行本出版发行。◆中央军委表彰全军战略规划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王勇在出席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时强调,加强残疾人民生保障,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质

  • 专家研判,疫情规模性扩散可能性基本排除

    摘要:本报讯5月16日下午,记者从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1年5月13日发现疫情,截至16日12时,我省六安市裕安区、合肥市肥西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

  • 校企联姻加快人才培养

    摘要:近年来,阜阳技师学院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秉承“院长找厂长”的办学思路,通过引企入校、前厂后校、培训冠名等多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与70余家企业共同建设技师学院分院、教学点、校内实训基地、区域培训中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阜阳按下产业转移“快进键”

   期次:第7594期   

本报讯 立夏时节,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内,杭摩科技新材料(阜阳)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性能酚醛树脂、36万吨甲醛项目施工正酣。“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收尾和设备入场调试等工作,预计下月可实现 12 万吨甲醛和 11 万吨酚醛树脂试生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公司董事长沈晓音满怀期待。

抢抓融入长三角历史性机遇,颍东区和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依托特色产业链,面向长三角中心区精准招商。

一边是产业正在集聚的全省特色化工园区,一边是浙江安吉的精细化工行业“龙头”,长三角一体化“牵线”,双方一拍即合。

去年以来,阜阳市进一步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在积极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同时,结合“554”产业发展格局构建,着力强化面向长三角特别是沪苏浙地区招商引资,越来越多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从长三角向阜阳集聚。

在界首市,知名上市企业南都电源正在加速布局:继并购重组南都华宇、华铂科技后,企业又接连在阜阳界首高新区分别上马了年产6GWh新能源锂电池项目和年处理2.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及废料项目,两项目将分别于今年6月、10月建成试投产。至此,南都电源在界首的4家企业实现了铅酸电池、锂电池的回收、拆解和再利用闭合循环。

在阜南县,上海光明牧业投资3.6亿元建设的阜阳光明生态智慧牧场项目正在推进。仅项目一期建成后,就可养殖奶牛约7000头、年产原料奶近4万吨,阜阳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再添有力支撑。

统计显示,2020 年,全市在建总投资 2000 万元以上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项目 400 个,占全市市外投资项目的30%;到位资金378.5亿元,占全市到位资金的31.4%。今年一季度,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市在建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项目213个,占比34.7%;到位资金117.8亿元,占比35%。

从长三角奔来的项目,不仅为该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也进一步提升着全市产业发展水平,为阜阳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提供了有效抓手。

颍上县与在电子信息行业创下多个“中国第一”的彩虹集团达成合作,共建长三角先进电子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生产的新能源玻璃光学镀膜、电子显示屏光学镀膜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电子显示及5G通讯等领域,未来有望形成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规模。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阜阳市将在“吃干榨尽”国家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24 条”政策措施基础上,打造好阜合产业园区(阜阳经开区)省级试验区、7 个省级开发区和 11 个“接您回家创园”,构建“1+7+11”承接平台体系,掀起“双招双引”攻势,更加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和行业龙头企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实力阜阳大美阜阳提供更有力支撑。(徐风光 本报记者 李群)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