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鼓声一响,惊艳不已。热烈欢快的舞蹈《奋进的矿工》舞出了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勃发英姿;声情并茂的朗诵《青春之歌》描绘了抗疫战场上的最美逆行者;情景舞蹈《杨柳圩保卫战》再现了运漕镇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壮举……日前,在含山县“展望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首届职工文艺汇演专场汇报演出现场,职工们用艺术歌颂了祖国、歌颂了党,唱响了“劳动美、劳动最光荣”的主旋律。
职工文艺汇演 献礼建党100周年
本次职工文艺汇演是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引领全县广大职工坚信党的领导,激发广大职工工作热情,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而在全县范围内举办的盛事。
时光追溯到2015年11月,由含山县总工会牵头成立了县职工艺术团。“艺术团成立后的第一场大型演出是2016年春节前夕,这场汇报演出不仅让艺术团一炮走红,还演变成县里每年的春晚。”职工艺术团团长陈亚林介绍道,艺术团现在承担着全县职工文艺演出、文艺辅导、文艺交流等工作。
岁末年初,县总工会的领导班子和艺术团的主创人员们接到职工文艺汇演的任务后,高度重视,一次次开会,一次次策划主题,并号召全县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其中。“在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强大,感受到党对群众的关心,见证了普通群众的奋不顾身。”县总工会四级调研员高兴偶表示,“演出中我们结合主题,创作了具有行业特色的文艺作品,尤其是反映抗击疫情、抗洪抢险、脱贫攻坚等重大事件作品,展示了广大职工为经济建设奋斗的劳动场景和精神风貌。”
台上视觉盛宴 台下辛勤付出
演员们把台上的光鲜亮丽留给了观众,而把台下的刻苦努力留给了自己。为了让每一个节目都力求完美,剧本创作人员、节目编排人员、后期制作人员等一遍遍排练、修改、完善,工作到凌晨甚至是通宵达旦也是常有的事。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成就了这样一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演出。
“洪水不退,我不退!”舞台上手臂打着石膏的表演者简简单单的一句高喊,喊出了运漕镇抗洪抢险的万众一心。压轴大戏《杨柳圩保卫战》的表演者有60多人,大部分来自于该镇各基层单位,也有部分群众志愿者。大家热情参与、高度配合,最终呈现出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舞台效果。
运漕镇政府在接到文艺汇演的任务时,便找到了艺术团副团长齐俊。虽然齐俊一开始就决定要以运漕镇杨柳圩抗洪救灾的真实经历为创作主题,但节目的表现形式却经历了音舞快板、情景剧再到情景舞蹈剧的变化。他走访运漕镇,查找相关资料、挖掘现实故事、创作节目剧本。剧本写好后,又一边字斟句酌地修改,一边寻找舞蹈老师编排舞蹈。该镇距离县城较远,为了不耽误工作时间,齐俊和指导老师在下午 5 时多便赶往该镇进行表演指导,晚上 11 时再赶回来。
“这个节目最打动人心的不只是因为真实的故事,更因为表演者大多参与过抗洪抢险,在表演中真情流露。”齐俊说,“节目是为了纪念那场战役,也是致敬战役里所有的英雄。”
艺术团不忘初心 服务职工
“艺术团根据团员的擅长和个性安排合适的角色,让他们能自由发挥、施展才华。”提及艺术团团员,陈亚林团长很自豪,“艺术团活动是没有费用的,但团员们从不计较,每次有活动都主动参加,在作品上精雕细琢,在表演上精益求精。他们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了事业中。”
艺术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人才、吸收人才、培养人才,目前艺术团下辖声乐队、舞蹈队、戏曲队、曲艺队、乐队等,参加人数已逾百人。团员们针对不同的任务创作出歌舞、相声、小品等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艺节目。经过几年的发展,艺术团在县里、市里都打开了知名度。
艺术团坚持弘扬“劳动光荣”的新时代主旋律,积极组织开展“劳动者之歌”主题公益演出,以企业、工地、社区等基层单位职工为主要服务对象,常年开展送欢乐、送文化到一线活动,打通了服务职工群众文化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工会的职责就是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张祥勇表示,职工艺术团成立的初衷就是聚人才、推文化、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未来,艺术团将继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送文化下乡镇、进园区、入企业,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工会组织的关爱。(本报记者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