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7-0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刘庆峰:奔向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

    摘要:“绝大多数人习惯待在‘舒适区’,但科大讯飞的发展就是走出‘舒适区’、探索未知边界的过程。”6月9日,时值科大讯飞22周年,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发表致内部员工信,他说:“科大讯飞想走向更大的舞台,就是要

  • 叶连平:最后一口气要在讲台上呼出

    摘要:在和县乌江镇的卜陈村,一间20多平方米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可谓远近闻名。自2000年至今,一位精神矍铄、满头银丝的老人坚持站在这里,累计为1000多名学生补习英语,却分文不收。如今,他已93岁高龄。

  • 龙冬花:不要命的龙恩人

    摘要:“龙冬花,这13万人口、十几万亩耕地的乌沙大圩,我就交给你了!”1952年夏天,连续数月的倾盆大雨让贵池县北闸埂江堤岌岌可危。在一次紧急动员会上,乌沙公社领导把排涝保堤的重担交给了时任幸福互助组组长的

  • 马毛姐:顶着炮火送“亲人”

    摘要:6月29日上午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今年是“七一勋章”首次颁授,共有29名功勋党员获此殊荣。在现场直播的镜头里,记者注意到渡江英雄马毛姐在女儿的陪伴下来到仪式现场,并被授予

  • 劳模初心映江淮百年华诞颂党恩

    摘要:编者按百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百年英雄辈出、情深意长。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伟大工程中砥砺前行。在党的百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庆峰:奔向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

   期次:第7626期   


“绝大多数人习惯待在‘舒适区’,但科大讯飞的发展就是走出‘舒适区’、探索未知边界的过程。”6 月 9日,时值科大讯飞22周年,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发表致内部员工信,他说:“科大讯飞想走向更大的舞台,就是要做那些跳起来才能够得着、逼自己不断往前突破的事情。走出舒适区,是风险防范,更是发展需要和用人工智能建设世界的渴望。”

正是在刘庆峰的带领下,科大讯飞优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推动语音技术走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电信、银行等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还在通讯安全、汉语国际推广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作为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现任公司董事长,中科大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劳动模范等称号。“一定要让中文语音技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做到国际领先,要把中文语音产业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怀揣这样的理想,当时 26 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刘庆峰,组建了18人的创业团队,科大讯飞正式扬帆起航。2008年,科大讯飞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语音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

在相关前沿科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科大讯飞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道路,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科技前沿“无人区”,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源头核心技术上掌握主动和保持先进。还先后与清华大学、社科院语言所、中科院声学所等科研院所及学校建立联合实验室。“核心技术评测中的积累,最终是为了将技术更好应用到实际中。”刘庆峰介绍道,“比如,我们发布了全球唯一通过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的‘智医助理’机器人系统,基于其所具备的语义理解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筛查并发现疑似人群。在武汉,仅用 6 小时就完成 100 万居民的筛查随访,提升疫情筛查效率 20倍以上。”

创业 20 年,刘庆峰始终坚守在源头创新的道路上,先后承担 10 多项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他带队研发的语音合成、图像识别、知识图谱、知识发现、机器推理等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众多国际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并且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汉维、汉藏翻译。

在语音产业化方面,刘庆峰提出“平台加赛道”的发展战略,“平台”指讯飞开放平台,“赛道”指深入教育、医疗、智慧城市、客服等各个领域,让人工智能踏实落地,建设美好世界。

在备受关注的教育领域,从“教育超脑计划”到用人工智能推动教育的均衡化、现代化,实现因材施教,再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工作,刘庆峰持续推动着人工智能+教育的结合。科大讯飞已推出了一系列智慧教育产品,每年服务师生数超过8000万人。

刘庆峰还带领科大讯飞积极参加救灾捐助活动,并长期坚持捐资助学等慈善活动,目前已常态化开展AI 教育公益、医疗公益、AI 科普活动等,让更多人享受科技发展的福音。

(本报记者 魏如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