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扎根乡村教育21年的教师李孟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在北京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成为合肥市第8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成为合肥市教师队伍的首位捐献者。“我是教师,更是党员,以传递生命的方式迎接建党100周年,对我来说格外有意义。”李孟军说。
出生于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的李孟军,200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肥西县紫蓬镇罗坝小学工作。21年来,他爱岗敬业,深受学生敬爱,教学工作多次获市县表彰。妻子黄小云被李孟军的爱心感染,也主动从条件优越的学校调来罗坝小学,夫妻俩以校为家,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2009年初,一场大雪铺天盖地,学校临时接到放假通知,一时无法联系到所有学生家长。眼看天色越来越暗,李孟军先让黄小云给孩子们蒸了一锅热馒头充饥,随后决定将7名学生挨个送往6里外的村民家中。李孟军送完学生,羽绒服里的衣服已全部湿透。学生家长十分感激,热情挽留他吃饭,他婉言谢绝。因为放不下这里的孩子,21年里,李孟军曾先后两次放弃去中心小学任教的机会,一直坚守在偏僻、师资缺乏的乡村小学。
2011年6月,李孟军的母亲遭遇车祸危在旦夕,急需输血,是医院护士以及无数的献血者用大爱挽救了李孟军母亲的生命。母亲对他说:“有句老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别人帮助了我们,你要学会回报社会。”2011年至今,李孟军先后无偿献血5次,妻子在他的带动下,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已献血10余次。
2018年3月,李孟军带父亲去北京看病,在医院里看到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痛苦后,他决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便前往天坛参加无偿献血。献血时,李孟军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
2021年“五一”前夕,北京市红十字会通过大数据匹配联系到李孟军,称一名恶性血液病患者急需救助,问他是否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李孟军当即表示同意。
交接完工作后,李孟军立马去体检,准备捐献。然而,体检结果显示,李孟军有两项指标不正常,他主动提出住院调理身体,并自己承担一切费用。为了顺利完成此次捐献,他努力减重,6月10日,再次体检显示,李孟军的身体指标一切正常。
6月23日,李孟军再次入院做捐献前准备,住院期间,他给受捐者写了一封信,鼓励她积极治疗。6月28日14时许,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李孟军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