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铜陵有色铜冠池州公司锌分厂检修现场,一支 52 人的队伍奋战在焙烧炉“肚子里”,经过连续 24 小时的作业,顺利铲掉 40 多吨炉皮,恢复炉壁本来面貌,圆满完成“烤卷”。
“焙烧炉在生产运行中,锌砂会粘在炉壁上形成结块,我们称之为炉皮。”该公司锌分厂工艺专职彭如亭介绍道。据了解,炉皮若不及时清除,一旦在开炉时塌下来,会造成炉子熄火。这支攻坚队伍要在停车检修期间,及时有效清空炉膛,保证开炉后的稳定运行。
彭如亭告诉笔者,焙烧炉虽经过冷却,但仍有60多摄氏度残留余温,队员们进来前都要吃一把仁丹、喝一瓶盐汽水才能“蒸桑拿”作业。他嘱咐队员们作业时一定要共同用力,确保40多斤重的铲子不能偏移倒下伤人,并要听从旁站员的指挥,做好安全防护。
“嗨、哟,嗨、哟……”沉闷的空间内回响着有力的号子声,几名队员一同手扶着十多米长的特制铲子,利用尖锐部分上下用力。托起、瞄准、发力,一遍遍重复,一次次使劲,一块块炉皮应声而下,使布满褐色锌砂的炉壁露出光洁的外表。
工作一段时间后,几名队员走出炉膛,纷纷摘下厚重的防护用品,拍打着满身的灰尘,拿起盐汽水开始“牛饮”。有的队员脱掉耐高温劳保鞋,用凉水冲起了双脚,缓解脚底板的灼热。该车间班长严兴民介绍,由于温度高、工具重,队员们5到8分钟就要轮换一次,在4个小队长带领下轮流作业。
“52 名人员都是精挑细选的生产骨干,向分厂立下了24小时完成任务的‘军令状’,为下游工序检修争取时间。”严兴民说。(夏富青 张军)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