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云是安庆市怀宁县石镜乡太平村小山组居民,今年57岁。30年来,她无怨无悔精心照料残疾叔叔曹胜文,践行着孝老爱亲这一传统美德。
每当提起马秀云,左邻右舍总是交口称赞,敬佩她是一个尊老爱幼的好侄媳。曹胜文 1956 年参军入伍,1958 年因患精神疾病退伍回乡,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1979 年曹胜文的母亲因病去世后,当地政府将他纳入五保户,生活有了保障,但因其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后由马秀云的公公、婆婆照顾。1991年,马秀云的公公、婆婆先后去世,马秀云和丈夫曹流兵便承担起了照顾叔叔的责任。
“公公、婆婆去世后,叔叔无依无靠,我和叔叔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是我们的亲人。只要我们在,就会让他像其他有儿女的老人一样安享晚年。”马秀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接过照顾叔叔的接力棒,马秀云和丈夫曹流兵分工合作:曹流兵外出赚钱补贴家用,马秀云则在家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叔叔。
“那时候家里很穷,我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时才回来几天,家里的事全是老伴一人承 担 ,特 别 是 要 照 顾 残 疾 叔叔。”谈到马秀云多年来的付出,曹流兵感慨地表示。
每天天刚亮,马秀云便起床忙活家务、做早饭,然后端着一盆温水朝房间走去。轻轻唤醒叔叔后,马秀云开始了每日的例行程序:帮叔叔洗漱,随后再将热腾腾的早餐端到他手中。由于叔叔没有牙齿,马秀云每次做饭时都要将饭菜打碎煮烂。她还特别注意营养搭配,为叔叔精心制定了食谱。这是马秀云30年来无微不至照顾叔叔的一个缩影。
照顾精神疾病患者并不容易,曹胜文发病时六亲不认。前些年有人提出要将曹胜文送到敬老院,马秀云却不同意,“送去敬老院我不放心,我在家里能照顾好叔叔。”曹胜文尽管孤身一人,膝下无儿无女,但在侄媳的细心照顾下,晚年生活无忧无虑。
30 年来,马秀云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着曹胜文,对叔叔的不离不弃让她在方圆十里有口皆碑。“如果不是马秀云夫妇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说起马秀云家的状况,邻里们纷纷为这个好侄媳点赞。
而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马秀云照顾叔叔也越来越觉得吃力,但她却没有因此放弃,“叔叔没有妻儿,现在我们是他最亲的人,我们必须照顾好他,让他安享晚年。”(檀志扬 刘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