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8-0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做个农人真好

    摘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多少回报多少。这句话道出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写照。虽然我自小不在农村长大,但很多年来我一直有个小心愿:做一回农民,体会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还是在我上初中的时

  • 未来的球星

    摘要:

  • 妈妈说“勿忘写信”

    摘要:尽管邮资一涨再涨,从8分、20分、50分、80分直到1.20元,尽管现在的手机短信、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热门,却丝毫不能影响我写信的热情,尤其是给母亲的信。我的“写龄”太长了,写出“处女信”只有6

  • 人生如奥运

    摘要:那一年的奥运会,家里弥漫着喜悦的气氛,欢乐不断。多年的寒窗苦读,儿子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收获季。在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儿子兴奋地整夜睡不着。接着,就是四年一次的体坛盛事奥运会如期开幕,如火如荼地

  • 扛起“山”的军人

    摘要:近期,军旅纪录片《新兵请入列》热播。当我看到双手握杠、满脸通红、口喘粗气可就是拉不上去的林俊龙时,想起当年我新兵时的单杠逆袭岁月。记得第一次班长把我们全班领到单杠训练场地时,班长首先给我们讲解了引体向

  • 公公只穿绿军装

    摘要:爱人出生在军人之家,父亲、姐姐、姐夫、他都是军人,所以家人对军事题材的影视剧特别喜爱。记得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热播的时候,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主人公石光荣的形象让全家人感觉那就是

  • 暴雨中爱之花璀璨绽放

    摘要:7月20日,我的家乡焦作,连续数天的大雨还在下,我望着母亲家的房子后边,被水泡倒一片大杨树,心里莫名慌起来。没想到,郑州特大暴雨来得更让人猝不及防,触目惊心!下午五点多,在郑东新区上班的女儿发来视频,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妈说“勿忘写信”

   期次:第7648期   作者:□江志伟

尽管邮资一涨再涨,从8分、20分、50分、80分直到1.20元,尽管现在的手机短信、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热门,却丝毫不能影响我写信的热情,尤其是给母亲的信。

我的“写龄”太长了,写出“处女信”只有6岁。那是在当教师的母亲指导下写给在外地工作父亲的信,汇报我跨入小学校门的喜讯。

那时最爱干的事儿,便是看着母亲将我写给父亲的信夹在她的信中一块装入信封贴上邮票,之后,我便紧紧地拿在手中,一蹦一跳地赶往邮局。一路上最渴望碰上同学,我炫耀能给父亲写信了。

因考取离家100多里的高中,我也离开了家乡。

那是我第一次离家,母亲到车站送行,反复叮咛:“别忘了写信报平安!”开始想家心切,我每个周末都会给母亲写信,母亲也是每信必复。那信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就是对我的信的评点。有几次她还把用红笔批改的信寄回给我,让我为不应出现的错别字和病句而汗颜。

随着适应新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紧张度的提升,我开始疏忽给母亲写信了。有一天,我突然收到妈妈的来信。这是一封奇特的来信,信封里只有信封而无信纸,里面装着半版《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的普通邮票,8分面值,一共75枚。

真是“无字胜千言”呀!我为自己的疏懒而自责。第二天,我用透明纸袋将这半版邮票精心包裹后挂在床头,每一次看到它就像看到了母亲那期盼的眼神。我写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时是一篇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宣读过的拙作,有时是一首被刊登在校园报上的小诗……

后来的日子里,这半版邮票又伴随我度过知青的蹉跎岁月、让人追忆的大学时光、以文为业的快乐生涯,直到第一部专著《连心锁》出版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将样书寄给母亲。“这是妈妈最爱读的一封信。”母亲很快回信说。

当女儿刚开始读书写字的时候,母 亲 又 迫 不 及 待 地 要 读 孙 女 的 信了。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用正楷字给孙女写来第一封信,还用心良苦地直接寄到她的学校。那天,看着女儿捧着奶奶给她的信一蹦一跳跑回家中的情景,我又想起当年的我,眼睛湿湿的、心田酸酸的。

家乡早已开通了程控电话,母亲在我多次劝说下,终于答应装一部电话。但我们承诺装了电话后家信还是要照写,更不能电话越打越长、家信却越写越短。母亲说:“这实际是一种倒退,文化的倒退、亲情的倒退。”这句话,我一直咀嚼到现在。

妈妈说“勿忘写信”,这就是我家已传了三代的好家风。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