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9-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王熙凤的贪腐术

    摘要:王熙凤是《红楼梦》中贾府的“大管家”,是个贪污腐败分子,连贪污、受贿带放高利贷,捞到了六七万两银子。但是,贾府上下几百人,近千双眼睛,居然无人摸底。王熙凤何以能不露声色地贪污几万两银子呢?细察之,皆因

  • 吃好人生“三碗面”

    摘要:人生值得品味的东西很多,光鲜和沧桑、得意和失意,就像不同风味的面食一样,需细细品味。情面。有大情怀大格局才有大情面。无论职场、生活,都要与人打交道、过交情。格局和境界是人生成功的阶梯,需终身修炼。只有

  • 相伴人生

    摘要:

  • “小”老师大能量

    摘要:回家乡时,遇见了肖老师,我几步走到她跟前,激动地喊道:“‘小’老师!”“都快退休了还‘小’?不过我喜欢,说明我还年轻。”肖老师微笑着回答。望着肖老师的盈盈笑脸,我的思绪回到了41年前。“同学们,我姓肖

  • 妈妈都是“全能冠军”

    摘要:女儿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我听见几个孩子围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妈妈。有个孩子说:“我妈妈会做美食,还会自己设计衣服,我的衣服都是我妈亲手做的。”马上就有一个小孩接口道:“我妈妈是公司财务,给几千人发工资

  • 给自己“豁出去”的机会

    摘要:读小学时,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各班都出人去学校的鼓号队当鼓号手。我当时对小号爱得要命,连做梦都梦见自己站在学校鼓号队列中,鼓着腮帮子威风凛凛地吹着小号。但老师动员了几次,我愣是没敢报名——我长得又矮又

  • 最美奋斗者:黄山挑夫

    摘要:初秋的黄山,天清日朗,温润可人。虽说有的树木开始有了秋的意象,叶片开始变薄变黄,可黄山松的苍郁,依然使黄山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当天上午,游览人数已逾万名。通往迎客松的道上,人如潮涌。若在假日,恐怕早已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美奋斗者:黄山挑夫

   期次:第7678期   作者:□刘效仁

初秋的黄山,天清日朗,温润可人。虽说有的树木开始有了秋的意象,叶片开始变薄变黄,可黄山松的苍郁,依然使黄山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当天上午,游览人数已逾万名。通往迎客松的道上,人如潮涌。若在假日,恐怕早已水泄不通。此处的海拔标识,在1760多米。在摩肩接踵的游客中,挑夫们艰难攀登的倔强身姿,尤其令人怦然心动。
      早已因攀爬气喘吁吁,时走时停,或者干脆一屁股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甚至想打退堂鼓的我,一看到挑夫们一步一步向前向上的坚忍与刚强,油然而生敬意,似乎平添了几分力量,立马有了向上进发冲刺的勇气。
      黄山挑夫,大多四五十岁的光景。我询问了一个年长者的年龄,他的回答一下子震慑了我。“69岁”“100公斤”!在我看来,瘦削的老人恐怕不足50公斤,却挑着超体重近一倍的重担,砥砺前行,怎能不令我惊骇。
      我忍住没有继续盘问,因为他只能用一根木棍支撑着担子,稍事休息,平缓一下气息,又要一个石阶一个石阶地向上攀登。
      他们或挑着大米蔬菜、饮水食品,或钢筋水泥……相同的,几乎是一样重的担子、一样的步履。每年黄山风景区“肩”挑上山的货物量超过1200多万斤,日均4万斤左右。而挑夫自货物中转站挑至目的地,一般需要走将近8公里的阶梯。
      这些石阶,有的十分陡峭,空身的游人尚需躬身前驱,挑夫却是挺身而上。其身如绷满力量的硬弓,青筋暴露的腿、汗如雨注的额,以及古铜色的皮肤,恰与黄山石壁浑然天成,让人不由地想起身旁的黄山松。
      黄山松,在贫瘠的地方,甚至岩石的缝隙中生存、顽强生长,拼命向光、一心向阳,枝柯平顶少有一枝独秀,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堪称大自然的精灵。
     最美的奋斗者,黄山挑夫!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游客送上了一份美食饱其腹、一瓶饮水解其渴;他们用自己的双肩,担起了山谷与山峰的血脉连系,成了黄山松的陪伴者,也镌刻成了黄山独特的风景。他们作为“黄山脊梁”,更是融入了黄山的文化血脉和魂魄!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