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10-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习近平就俄罗斯飞机失事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致慰问电。◆习近平将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王毅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阿富汗问题领导人特别峰会。◆三名经济学家分享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

  • 2021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暨安徽省职工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在合肥举办

    摘要:本报讯10月11日,2021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暨安徽省职工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在合肥举办,来自长三角地区的33个城市(区)代表队、99位参赛选手齐聚一堂,上演网络攻防巅峰对决。开幕式上,省人大常委

  • 宿州首家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工作站成立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宿州市总工会积极探索推进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区域分片负责机制,在市总工会的指导下,萧县总工会在扇形对接徐州的前沿阵地——萧县官桥镇投入资金2万元建设首个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工作站。9月14日,

  • 全省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开展现场交流

    摘要:本报讯日前,全省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现场交流活动在亳州市举行。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张文静出席活动并讲话。交流会指出,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是工会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思维

  • 淮南多措并举开展困难人员医疗救助

    摘要:本报讯淮南市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持续完善救助体系,扎实开展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民生工程,努力做到应救尽救。截至8月底,资助困难群众医保参保217138人、资助资金5587.52万元,直接医疗救助81572人

  • 芜湖市拉开打造安徽创业第一城序幕

    摘要:本报讯芜湖是历史悠久的长江沿岸城市,有着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城市气质。为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加速政策迭代创新,深度激活市场要素、深度激发个体作用、深度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芜湖市委市政府日前审议通过

  • “创新工作室跨界联盟”由单打独斗变联合作战

    摘要:本报昨日报道,近日,蚌埠市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旨在拓展不同区域、企业、行业创新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多年来,蚌埠市总工会一直高

  • 摘要:党的十九大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党章总纲。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工作室跨界联盟”由单打独斗变联合作战

   期次:第7692期   作者:□胡建兵

本报昨日报道,近日,蚌埠市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旨在拓展不同区域、企业、行业创新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多年来,蚌埠市总工会一直高度重视抓好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全市已建成的7家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61家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等功能,有效带动了本单位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和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是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作用的主阵地,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平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重点是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各行业关联度越来越大,竞争的同时也需要合作。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跨界联盟,利用联盟的人才、技术、创新思维等优势,为工匠人才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可让企业在碰到难题时,相互协作,共同攻关,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变为“联合作战”,促进企业在互通互融中加快发展。

蚌埠市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收集企业生产一线的难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科学研究和管理创新等活动,实现供需对接,贯通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集约化发展。有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跨界联盟这一大平台,思想更容易碰撞出“火花”,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大家拧成一股绳,合为一股力,对生产一线的难题联合攻关,激发创新创造动力,推动企事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共同繁荣,抱团发展。

想做好自己专业,除了在自己专业上下功夫外,更要做好本专业各方的接口,那就是创新工作室面对问题不能只看到本专业,要运用系统思维从全局的角度把握“跨界”思考。加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跨界交流与合作,既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创新工作室成员跨企业、跨行业交流互动,是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跨界联盟”给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员有更大的发挥舞台,可以充分释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品牌效应,发挥创新工作室在跨界创新活动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发挥创新工作室团队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围绕企业工作的重点难点等问题开展创新和攻关活动。同时,可以让工作室在解决企业难题的同时,把工作室打造成为员工学习交流的讲堂和培养先进的平台,成为企业的“智囊团”、岗位的“创新源”、项目的“攻关队”、人才的“孵化器”和队伍的“方向标”。因此,希望更多的地方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跨界联盟,由原先的“单打独斗”变“联合作战”。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