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芜湖是历史悠久的长江沿岸城市,有着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城市气质。为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加速政策迭代创新,深度激活市场要素、深度激发个体作用、深度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芜湖市委市政府日前审议通过《关于“创业芜优”之城的意见》,开启芜湖打造安徽创业“第一城”的序幕。
《意见》提出,坚持三大计划聚英才、三大平台引创业、三大体系聚资本、三大生态优服务,构建人才、平台、资本、服务四个方面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各类创业资源和要素的协同联动和放量汇聚,实现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服务链深度融合,创出一条具有芜湖特色的创业城市新路径,全力争当“创业安徽”排头兵,加快打造长三角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创业芜优”之城。
三大计划聚英才。实施“菁英人才”引进计划,发挥市人才发展集团强磁场作用,构建“人才+服务+资本+产业”运作机制,注重引才质量,重点引进带技术、带研发成果、带项目的拔尖人才和团队;实施“返芜创业”计划,支持芜湖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留学归国人员、农民工等各类群体返芜创业,建立涵盖一、二、三产的“创业良种”库,围绕入库项目打造融资担保、基金支持、政策申报等服务链,择优对入库项目给予投资支持;实施“青年启航”计划,支持在芜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引导毕业生留芜就业创业,学校自行制定办法激励对扩招学生、引导毕业生留芜就业创业有贡献的工作人员。提供创业贴息贷款额度,开展“名校直通车”活动,吸引毕业生来芜就业创业。
三大平台引创业。打造新经济发展平台,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科创策源平台,进一步打通产学研用通道、支持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对战新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在芜落地转化和推广应用;打造双创承载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放大高能级载体示范带动效应,鼓励大企业建设内部孵化平台,培育出更多创新创业团队。
三大体系聚资本。构建政府引导创投体系,建立组合式政府投资基金矩阵,设立“双创”孵化投资基金,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社会知名创投资本与政府性投资基金合作;构建私募支持创业体系,鼓励在芜设立各类私募基金及专业管理机构,落户本市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该市初创科技型企业给予补贴;构建金融深度赋能体系,积极引导资本市场投早投小投科技,探索建立创投特区,鼓励长江产权交易所发挥作用,加大政府投资基金对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芜创业的投资力度,鼓励国有创投企业以跟投的方式与社会知名创投资本联合投资科技型企业。
三大生态优服务。优化场景应用生态,建立应用场景开放共享平台,探索组建“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和“未来场景体验中心”,加强场景带动作用;优化创业服务生态,培育构建新经济生态服务体系,做优人才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来芜创业“政策一口清、服务一站式”;优化创业文化生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青年创新创业赛事,丰富青年创业载体形式,激发青年群体的激情,建立头脑风暴矩阵,持续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按照该《意见》,芜湖市力争到2025 年,全市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300 个、领军人才 1000 名、高端人才10000 名,累计引进 30 万名大学生;累计招引创投企业 30家,创投培训机构 30 家,创投服务机构 30 家;建成市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 100 家,净增市场主体 40 万户,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新增规上(限上)企业 1200 家,累计带动就业 120 万人次,在芜湖大地上形成“青年创新业、能人创企业、高人创产业、干部创事业、众人创家业”的浓厚氛围。
(周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