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12-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摘要:魏巍大别山,主峰在霍山。在安徽省霍山县,有一颗冉冉升起的矿业新星,它以稳健的步伐和跨越式发展的雄姿,书写了一段发展传奇,它就是——霍山县矿产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安徽大别山国投集团。公司自成立以

  • 长三角地区首发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

    摘要:新华社南京12月8日电(记者潘晔)12月8日11时许,随着载有76个标箱出口货物的“江苏号”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货运中心尧化门铁路货场启程,长三角地区开行的首趟中老铁路

  • 美经济学家预计美国高通胀将持续到2023年

    摘要:12月7日,人们在美国纽约的一处节日市场选购商品。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6日发布的经济学家调查显示,受需求强劲、薪资上涨、供应链瓶颈等诸多因素影响,美国高通胀将至少持续到2023年。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 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件大关

    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8日实时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00亿件,这是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级别,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国家邮政局副局

  • 新安山居入画来

    摘要:12月8日,游客在休宁县溪口镇石田村将军山拍摄月潭湖畔美景。黄山市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月潭水库目前已建成蓄水,明年3月将达到正常蓄水位165米,将形成水面约10平方公里。湖光山色、田野人家,构成了一

  • 澳智库报告:很多澳企仍希望继续发掘中国市场机会

    摘要:新华社悉尼12月8日电(记者郝亚琳)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澳中关系遇冷,但很多澳大利亚企业仍然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希望继续发掘中国市场机会。这一报告调研了不同行业、

  • 中方在联大严正回应有关国家涉南海问题错误言论

    摘要:新华社联合国12月7日电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7日表示,联合国不是讨论南海问题的合适场所,但针对有关南海问题的错误言论,中方要作出严正回应。第76届联大全会当天审议“海洋和海洋法”议题,美国、菲律宾

  • 从港口集装箱“晴雨表”透视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摘要:严冬已至,寒风乍起,但渤海湾畔的天津港,依旧一派火热。港机轰鸣,吊臂起落,远洋巨轮上满载的集装箱被一一吊起,由集卡运至火车。很快,一列装满日用品、电气设备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整装待发,将出境开往蒙古国。这

放大 缩小 默认

承压而上,稳健前行——

从港口集装箱“晴雨表”透视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期次:第7734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叶昊鸣 贾远琨

严冬已至,寒风乍起,但渤海湾畔的天津港,依旧一派火热。

港机轰鸣,吊臂起落,远洋巨轮上满载的集装箱被一一吊起,由集卡运至火车。很快,一列装满日用品、电气设备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整装待发,将出境开往蒙古国。这样的跨境陆桥运输班列,每天都有数列从天津港发出。

天津港集团总裁焦广军介绍,今年 1 至 11 月份,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达 1920 万标箱,同比增长 12.3%,外贸集装箱航线已覆盖欧洲、地中海、红海、中东、北美、俄罗斯远东、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各主要港口。

这只是今年中国众多港口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今年前10 个月,中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8.7亿吨,同比增长7.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5亿标箱,同比增长8.4%。

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港口忙碌运转,集装箱频繁“迁徙”,印证中国外贸量稳质升。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1 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 35.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比 2019 年同期增长24%,这也是中国外贸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作为去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即将收官之时,在全球依然深受疫情阴霾影响下,港口集装箱的亮眼成绩单,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十足。

这离不开中国政府对疫情的精准防控,外贸订单回流提振企业信心——

数据显示,从疫情暴发至今年7月,全球贸易中超过80%的货物通过海运完成,而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中,海运完成比例从疫情前的94.3%上升至94.8%。今年以来,中国外贸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球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疫情防控稳扎稳打,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为企业带来不少海外转移订单。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为外贸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球经济和贸易有所回暖,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利好我国出口。“得益于我国防疫措施的成功,今年,中远海运集团在‘稳外贸’‘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万敏说,今年前10个月,集团完成箱量 2245.4 万标箱,同比增长 5.7%,其中完成中国出口箱量800万标箱,同比增长11.7%。“中国疫情防控有力,复工复产快,货物运输需求快速增长,让全球的航运公司看到了曙光。”太平船务(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助理总经理刘闻说,综合考虑全球需求,公司将大部分船队投入到中国市场的运营。

这离不开非常时刻的果断举措和企业的主动求变——

今年 3 月,装载 13469 个空集装箱的“中远海运恒星”轮“万里运空箱”,在宁波停泊。尽管转运空箱成本高于生产新箱,但这一举动暂时缓解了空箱短缺的燃眉之急。

生产企业也在加足马力。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启东)有限公司董事长鲍骅说:“我们单月交箱量从2万箱提高到 6 万箱,交付能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今年 9月,我国集装箱月产能已由以往的20万标箱提升至历史最高50万标箱,新箱供给有保障。

运力问题得以舒缓,不少企业挺起“腰杆”,能够“吃”下更多订单。

“航运运输需求持续增长,23000箱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纷至沓来。”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该项目工作人员张譞晖说。据统计,中国船舶集团今年累计交船194艘,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交船任务。

运力问题得以舒缓,更多企业借势积极转型,“出海”势头强劲。

福建晋江力利玩具有限公司打破传统代工模式,创立自己的品牌,并拥有标准化管理体系。

“中国制造”在欧美市场打下良好口碑,也为企业赢得更多“回头客”。“欧美国家节日期间,对中国产品需求更强烈。现在我们几乎没库存了,正在备料生产明年订单的货物。”公司总经理许宾宾说。

这离不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助推外贸跑出“加速度”——

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国投洋浦港码头,数万吨原材料从远洋巨轮上卸下,经检验检疫合格后,用卡车运往洋浦保税港区。“海南自贸港的利好政策,特别是在洋浦保税港区实施的加工增值政策,让我们获得巨大商机。”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慧说。

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出台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政策措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政策措施接连推出,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展现中国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广阔合作空间、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的坚定决心。“这不仅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也为打造我国对外开放新优势注入强劲活力。”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

疫情阴霾之下,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但港口集装箱这张“晴雨表”,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迎难而上的魄力和智慧,更见证了中国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信心与行动。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