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1-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安徽电网首家A级金属技术监督试验室运行

    摘要:本报讯1月5日,安徽电网首个A级金属技术监督试验室——合肥供电公司金属技术监督试验室通过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验收,正式投入使用。走进合肥供电公司金属技术监督试验室的设备试验区,几十台崭新的10千伏配电变

  • 绿色QC小组获“国字号”殊荣

    摘要:本报讯近日,在中国质量协会举办的全国优秀QC小组成果发布会上,安徽铜陵有色铜冠冶化分公司球团车间“绿色QC小组”荣获“2021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此项荣誉称号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和

  • 铁运处领导“集体上岗”解难题

    摘要:“货运员工作职责是什么?”面对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领导的提问,临涣车站货运员赵卿不慌不忙应答流利,从他的语气中体现出对货运工作的熟悉和自信。该处领导与他仔细交谈,详细了解货票的使用情况,货运员监装监卸等

  • 马钢工会: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摘要:连日来,中国宝武马钢集团公司工会根据省总工会、省机械冶金工会及上级党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确保会议精神落细落实、落地见效,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

  • 全力以赴保畅通

    摘要:近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阜阳工务段运输车间职工,在段管线内对新旧钢轨进行转运作业,确保新年铁路的安全畅通。孙华方/摄

  • “小蜜蜂”工程打造行业“红色引擎”

    摘要:淮南市快递业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11月,2019年8月升格为快递行业党委,现有党员23人,流动党员16人。2020年荣获市级“‘双比双争’先进社会组织党组织”称号。近年来,该市快递业行业党委始终坚持

  • 龙翔浅底贯庐州

    摘要:在巢湖之滨地平线以下,一条条轨道如经脉般安静蛰伏着,这张巨大的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焕发了合肥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合肥地铁7号线项目工地上一群绿衣蓝帽的建设者置身地底,誓打造又一条地下通衢。2021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翔浅底贯庐州

中建五局合肥市轨道交通7号线建设纪实

   期次:第7755期   

在巢湖之滨地平线以下,一条条轨道如经脉般安静蛰伏着,这张巨大的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焕发了合肥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合肥地铁 7 号线项目工地上一群绿衣蓝帽的建设者置身地底,誓打造又一条地下通衢。

2021 年 12 月 28 日,随着“信和 2 号”盾构机刀盘破壁而出,合肥地铁 7 号线天津路站至上海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至此,中建五局率先实现施工一年内全线首个三台盾构始发、首个双站封顶、首个区间双线洞通的骄人战绩。

用实干擦亮品牌

2020 年 12 月,中建五局中标合肥市轨道交通 7 号线一期土建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总投资额52.5亿元,全长18.85千米,设站16座。这是皖北分公司首次参建地铁项目,具有地铁施工经验的成熟人才较少,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时间千头万绪,管理团队压力山大。

“越是形势逼人,我们越要争分夺秒、精彩亮相,打一场漂亮的硬战!”驻点项目的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华斩钉截铁,他明确提出“树品牌、创效益、出人才”三大管理目标。为破解人才培养瓶颈,公司领导多次送培训到项目,与技术人员结对子、手把手传帮带;开办“先锋夜校”,由地铁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总工、生产经理为管理人员加油充电;常态化开展“人人上讲台”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动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管线迁改是制约工程进度的一只“拦路虎”。徽富路站周边近千家民用及商业用户林立,涉及多条专用电缆,若要进行主体结构桩基施工,首要得解决“地下问题”。限制条件多,协调难度大,再加上工期紧张,让站点成为全线焦点。

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党员攻坚小组走访周边,聆听各单位及住户需求,把“影响最小化”作为工作出发点:自来水管线迁改期间,采用不停水降压方式勾点作业,将施工时间选在深夜时分;燃气管线迁改过程中与燃气公司协调,尽可能为沿线单位预留餐饮准备时间;强电线缆迁改时把停电时间选在节假日,为不允许停电的单位租用35千瓦发电机,确保电力供应不中断。

经过努力,错综复杂的管线被理顺,搬进了“新家”,项目团队仅用 50 余天就完成了徽富路站迁改工作,成功击退主体施工“拦路虎”。

精益建造让难点变亮点

面对施工中的“卡脖子”环节,项目团队依靠科技创新、方案优化,不断攻坚克难,用智慧和担当书写建设者的激情,变“难点”为“亮点”。

起初,钢筋加工场设在地铁车站内,材料堆放不便,作业空间狭小,施工交叉干扰,导致钢筋加工标准较低,存在浪费现象。为此,项目建立起公司首个大规模钢筋集中加工中心,以集中数控加工、集约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为工作思路,提高钢筋加工一体化作业精度,保证钢筋成型质量,促使钢筋验收率达到 100%,实现了节约钢材、绿色环保等“一举多得”。

“建地铁也是建城市,我们要多为老百姓着想,越是复杂工作越要精细。”有着丰富地铁施工经验的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基础设施部经理田卫东说,“只有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才能实现绿色施工、突出重围。”项目将文明施工作为项目管理的重点来抓,从扬尘控制、噪声控制、节水节能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将影响降至最低。

徽富路站作为 T 形换乘车站,车站两个方向长 590 米,作为长、大异形车站,如何“防渗漏”成为最需攻破的难点之一。管理团队加强混凝土、管片原材控制、浇筑施工管理,特别是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浇筑振捣和混凝土养护管理;通过优化施工工序,采用跳仓法施工,消减浇筑车站混凝土的激烈温差及干缩作用产生伸缩应力,有效控制裂缝;通过强化结构防水薄弱环节、严控防水层及特殊部位防水施工质量,减少渗漏风险。

“民生工程”做进“民心”

终日穿行在地下,建设者们身披“盾构战衣”奋力掘进,与沉降、涌水、管线等危险源博弈周旋,不知云卷云舒,可坚硬的铠甲下也藏着一颗颗柔软细腻的心。

清潭路站点毗邻清华附中合肥学校,管理人员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偶然发现,学校北门道路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没有清晰划分,经常出现人车抢道、机非混行的交通乱象,给孩子们的安全出行造成一定隐患。

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党支部号召党员先锋队着手“微改造”志愿服务。在合肥经开交警的协助下,管理人员和工友忙活两天,在学校北门设置了交通安全设备,安装了 400 米的隔离护栏,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实现有效分离,步行道路空间得以恢复,人车出行互不干扰。

在社区周边设置“实事心愿箱”,调研解决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中高考期间,调整作业时间,停止夜间施工,做好噪声监控管理,同时为考生家长免费提供 200 个停车位,有效缓解考场周边交通压力……项目党支部将“责任清单”变成“幸福清单”,打造暖心地铁工程。

旌旗引征途,实干见精神。望一眼徽富路站施工现场,一半摩天景、一半施工潮的辉映带来的视觉冲击,一股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不久后,地铁 7 号线将在庐州大地上蜿蜒伸展,承载着合肥人民的期待,穿过楼宇贯通东西,奔向未来……(付茜茜 本报记者 魏如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