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 7 部门联合发布《安徽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 年)》。 根 据 方 案 ,到2025 年,我省将树立具有徽文化风格和新时代特色的安徽工业文化新形象,丰富工业文化新内涵,建立工业文化发展新机制,形成工业文化保护利用新格局,促进工业文化产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
《方案》要求传承弘扬工业文化精神,强化工业文化保护利用,创新发展工业文化产业,推动工业文化制度建设,将工业文化作为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工业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和推动力。
《方 案》特 别 提 出 培 育 企 业 家 精神。倡导实业兴国的发展理念,培育一批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队伍。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要求树立工匠标杆,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营造崇尚精益制造的产业氛围。引导培育一批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工人,使工匠精神成为制造者的行为准则和消费者的价值取向。
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培育创建工业博物馆,发展工业研学旅游,《方案》对工业文化保护利用等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支持各地老工业城市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和历史传承,将工业遗产纳入更新改造范围,融入城市发展格局,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建立全省工业博物馆信息资源库,推动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特征的工业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企业博物馆和工业历史名人纪念馆;支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一批数字化、可视化、互动化、智能化的新型工业博物馆;支持依托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现代工厂等工业文化特色资源,打造一批工业研学旅游项目,构建一批工业研学旅游目的地,开发一批工业旅游创意产品,设立一批工业文化用户体验中心,广泛提升社会公众对工业文化的知晓度、参与度。
在此基础上,《方案》进一步支持各地结合文化节、艺术节、博览会等,举办丰富多彩的工业文化活动,如鼓励创作弘扬工业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组织大国工匠、企业家、技术能手(大师)进讲堂等,传播我省优秀工业文化。(本报记者 万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