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3-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援意中国抗疫医疗专家援意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深入开展工作

    摘要:3月21日,在意大利帕维亚,援意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与意大利帕维亚医院医生交流。3月20日和21日,援意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由帕多瓦转场至帕维亚,帮助当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 “有活干,这心才回到肚子里了”

    摘要:新华社合肥3月22日电“有活干,这心才回到肚子里。”21日一大早,坐上去工地的面包车,李强看向窗外,看到了春天。他是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年后第一批对接上岗的临工之一,此时正前往巢湖某

  • 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胡璐)3月22日是2020年世界水日。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3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开辟了电话、网络、微信“三位一体”、面向社会的水利强监督新渠道。据水利部有关负

  • “新基建”贵在念好“新”字诀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越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越要高度重视培育壮大新动能。近期,中央和相关部门、地方有关恢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词频繁出现,引起广泛关注。数字化时代,“新基

  • 江苏:首发湖北返岗复工专车抵达昆山

    摘要:3月22日,来自湖北麻城的务工人员乘坐“点对点”返岗复工专车抵达苏州昆山。当日,跨越约700公里,历经约13个小时,载有216名湖北麻城务工人员的大巴车队抵达江苏苏州昆山市。这是江苏发出的首趟赴湖北低

  • 国家卫健委联合湖北开展疫情防控“疾控大培训”

    摘要:新华社武汉3月22日电(记者陆华东廖君)让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22日,国家卫健委联合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展湖北省疫情防控“疾控大培训”,为当地培养一支不走的公共卫生队伍。据介绍,本次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复工复产进行时农资供应有保障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陈聪于文静)记者从22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农业农村部等部门采取多种举措保障农资供应、确保农民能种上地。目前是春耕备耕关键期,少不了农药、种子、化肥

  • 中国为世界抗疫带来信心和希望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目前,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对此,国际社会认为,这给其他国家战胜疫情带来信心和希望。疫情防控卓有成效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基建”贵在念好“新”字诀

   期次:第7316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张辛欣

新华社北京 3 月 22 日电

越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越要高度重视培育壮大新动能。近期,中央和相关部门、地方有关恢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中,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词频繁出现,引起广泛关注。

数字化时代,

“新基建”意义不言而喻。但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为化解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新”字。

5G、数据中心等之所以被称为“新基建”,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步入数字时代,光缆、移动通信等网络设备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不过区别于传统基建,

“新基建”还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内涵。

“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有机构曾测算,到 2025 年我国 5G 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 1.2 万亿元,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

但与拉动投资相比,

“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

在线办公助力恢复生产运行、远程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智能制造对冲了负面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没有因物理“隔离”而“停摆”,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更需要“新基建”的给力。

“新基建”之“新”,也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

“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

有了高速泛在的网络,就会加速诸多创新应用;有了算法与算力的支撑,就会催生大

量新场景;有了坚实的数字基础,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等就具备有利条件……也许从建设规模看,

“新基建”难与传统基建比肩,但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拉动作用却是巨大的。这是从打造一条“路”到培育一个生态的转变。

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必须加快布局的领域,关系着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加快 5G 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普及、丰富人工智能应用……“新基建”之“新”,更是瞄向新的未来。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增加,风险与挑战也在加大。加快推进“新基建”是必要之举,更正当其时。要把握好这个“新”字,从市场出发、从实际出发,让“新基建”为经济社会发 展 带 来 更 多机遇,注入更多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