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做好春季就业服务工作,推动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在本省本市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就业援助常态化,根据省总工会统一部署,近期,蚌埠市总工会决定开展“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全市工会就业援助行动。聚焦就业创业形势,组织大调研。掌握“两个清单”,组织工会干部进基层、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全面开展企业招工用工需求调查,主动收集重大项目建设岗位供需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用工计划、招工进度以及缺工人数、缺工工种、工资待遇等情况,建立“招工难”企业招工用工需求“清单”;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外出务工人员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摸清农民工等转移就业劳动者返岗时间和目的地,突出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受疫情影响零就业家庭、禁捕退捕渔民、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建立劳动者求职需求“清单”。
聚焦就业创业需求,举办大招聘。在线下,举办现场招聘活动,市总工会于 2 月 14 日统一举办一次线下招聘会(各区总工会参加市主会场活动),三县设线下分会场。2 月 15日后,由各县、区总工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分批、分时段、分行业、分群体、分职业举办各类专场线下招聘活动。其中,每个县区总工会在本辖区内组织不少于 2 次线下专场招聘会。在线上,实施就业服务指导。市总工会及县、区总工会利用“职工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招聘会,将企业招工用工需求“清单”及时对外发布,开辟“工会网上招聘会”“工会特色就业服务”“就业服务信息”
“工会就业技能培训”等栏目,组织劳模企业、民营企业、台资企业等网上招聘会,宣传法律法规、就业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并常态化开展工会就业援助活动。每个县、区总工会组织不少于3次网上专场招聘会。
聚焦返乡回乡群体,提供大服务。在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走访活动,积极引导返乡人员留蚌就业;举办相关推介会、招聘会、座谈会,向外出务工人员精准推送对口求职招聘信息,为用工企业匹配合适人员,帮助在本市就近就地就业的务工人员顺利留蚌就业;集中行动期间,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包括留蚌就业的外省务工人员),由省、市两级总工会赠送每人 50 元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鼓励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职工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就业贷款贴息、创业无息借款、生产资料支持等援助措施,支持创业项目。
聚焦就业创业能力,实施大培训。各级工会统筹安排技能提升、就业培训、岗位练兵等项目,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受疫情影响零就业家庭、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实施精准培训。认真开展家政服务等各类就业技能培训,争取政府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积极承接政府培训项目。支持企业利用国家免费开放以及企业内部的线上资源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困难企业职工稳岗转岗培训。聚焦就业政策法规,开展大宣传。各级工会坚持打造具有工会特色的就业服务宣传品牌,发挥职工维权律师作用,组织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网上行动,为广大求职者提供劳动用工法律法规政策咨询等法律服务;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宣传手段,贴近企业和职工,大力开展惠企助企援企政策和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帮助企业和职工了解并享受到各级政府出台的减负、就业、社保、技能培训、人才补贴等系列政策红利;在市、县总工会官网、官微、职工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等工会服务阵地,在市、县电视台、市、县主要交通路口等,以滚动字幕或其他形式,广泛宣传全市工会就业援助行动。
据了解,此次活动时间从 2022 年 2 月上旬持续至 3 月底,4 月起转入常态化就业援助。活动期间,市总工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 660 家以上企业 13000 个以上就业岗位,举办 55 场以上工会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促进 1500 名以上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其中,市总工会组织不少于 10 场招聘会,各县、区总工会组织不少于 5 场招聘会。
(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