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2-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天长:招聘会上春风暖

    摘要:2月8日,天长市“春风行动大型人才招聘会”上,与会的130多家城乡企业提供了4000多个岗位,涉及工种50多个,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求职者竞相前来应聘,场面火爆。李炳旺缪建彬/摄

  • 列车行李员:守护10万“特殊旅客”

    摘要:对讲机、视频仪、打点机、工作印章、《列车行李包裹运输密度表》、《客运班组台账》等备品和台账一一清点了一遍,再仔细地整理下制服,2月6日,59岁的徐玉勇像往常一样再一次登上了合肥开往广州东的T221次列

  • 党旗火红企业红火

    摘要:“以实业报国,给党旗增辉”是池州太平鸟服装制造有限公司一直以来的信念。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先锋引领、文化引领、服务引领,不断做实做强做优,着力打造“聚力和谐·四引跨越”的党建品牌,于2021年

  • 猜灯谜庆元宵

    摘要:2月10日,合肥市瑶海区铜陵路街道合浦北村社区开展“心向党、话党史、庆元宵、猜灯谜”主题党日活动,来自辖区不同单位的新、老党员及居民参加了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共迎元宵节。吴兰保陆霞/摄

  • 休宁:为退役军人搭建平台促就业

    摘要:本报讯2月8日上午9时许,黄山市休宁县状元广场“2022就业春风行动”新春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本次招聘会由休宁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人才办、总工会联合举办,涉及保安、仓库保管员、销售经

  • 芜湖:多元化服务让就业创业路更宽

    摘要:本报讯1月21日至3月31日,芜湖市开展“春风促就业、服务暖人心”专项行动,为各类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相关用工服务和政策支持,使回芜来芜就业创业的各类劳动者、创业投资者、重点帮扶对象、节后返岗农民

  • 南淝河畔绘华章

    摘要:春节期间,在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5B标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中煤三建市政公司施工队伍坚守在工地上,轰轰烈烈开展劳动竞赛,全力冲刺主体工程全面封顶的目标。谋篇布局“调色板”对于市政地铁项目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淝河畔绘华章

——中煤三建市政公司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5B标项目建设纪实

   期次:第7775期   

春节期间,在合肥轨道交通 5 号线 5B 标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中煤三建市政公司施工队伍坚守在工地上,轰轰烈烈开展劳动竞赛,全力冲刺主体工程全面封顶的目标。

谋篇布局“调色板”

对于市政地铁项目而言,前期的“谋篇布局”至关重要。2018 年 12 月,吹响“集结号”进点后,项目部才认识到,想要在合肥市中心主干道蒙城路上施工一个长 274.5 米、标准段宽 22 米、深 34.8 米,合肥轨道开建以来最深、技术难度最大的地下四层车站,谈何容易?

面对难题,项目部党支部统一思想,经过连续的形势与任务分析,迅速成立起一个又一个技术攻关青年小组,各项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展开,并在过程中总结凝练出了一套“OLC工作法”,即面对难题先分别确定一个总的目标“O”,梳理出保证目标完成的任务清单“L”,过程中加强督办确保按时保质闭合做好“C”。

缺乏市中心交通导改的经验,导改攻关小组就采取最原始的办法,分时段、人工采集各类天气下的车流量数据,小组每日累计步行超过 10 万步,方案一遍遍地敲定,又一遍遍地推翻,最终拿出了较为科学的导改线路。经过多方论证后,2019年5月,历时仅6个月,项目部便拿到了市政府导改批文,完成之前弃标单位一年半未完成的交通导改任务。随后,项目部“趁热打铁”,用 3 个月的时间快速完成了供电、燃气、供水等各类管线一期迁改任务,为全面推进车站施工打开了局面。

屡创纪录“大写意”

2019 年 9 月 16 日,项目北一环路站地下围护结构正式开工,项目团队开始迎接新的挑战。这是合肥市首次在围护结构中使用双轮铣槽机设备、首次采用套铣接头地下连续墙工艺、首次在地连墙中采用玻璃纤维筋新材料。

车站水系与南淝河连接,地质条件从上至下经历粉细砂层、强风化、中风化泥质砂岩,开槽作业槽壁极易塌孔。合肥地铁开建以来最大最重的墙体钢筋笼,长39米、厚1.2米、重45吨,必须以完美的垂直度整体吊放入开好的槽内,技术含量十分高。面对紧张的工期,项目部确定了成槽机抓土工序,在铣槽前采用旋挖钻提前引孔,缩短铣槽时间。同时铣槽中加强超声波测壁监测以确保垂直度,加强吊装作业和笼体制作安全和技术监管。

历时140 天,140 幅地下连续墙,平均1天浇筑1幅,这创造了合肥轨道交通同类地质条件下,采用成槽机和双轮铣槽机设备施工地连墙成槽、完成浇筑的最快纪录。

2021 年 5 月 8 日,车站首段基底顺利通过验收,最深 34.8 米,相当于向下 12 层楼的深度,刷新了合肥轨道交通最深纪录。2021年12月27日,历时有效出土 153 天,完成了合肥“最难挖”车站土石方工程。目前,车站工程已经全面打开局面。

在进度连续创造纪录的同时,项目部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地下连续墙抓铣成槽施工法》获评国家煤炭行业部级工法,《深基坑自动化监测技术》通过省科技进步奖评选,另有 7 项发明专利、3项BIM成果奖项。

精雕细琢“工笔画”

2021 年 3 月 18 日,项目部三孝口站至阜南路站盾构区间“H1”号盾构机正式始发,拉开了区间隧道施工的帷幕。

地表建筑密集,且老旧建筑物较多,需要侧穿省博物馆老馆和城隍庙。地下裂隙水极为丰富、岩层地质条件频繁多变,施工的阜南路至北一环盾构区间需要正下穿越南淝河和蒙城路桥,允许沉降偏差值上限仅有 2 毫米,重达几百吨的盾构机如何能精心雕琢出一个细致的工程?

项目部针对性地编制了多个方案,组织成立QC 管理小组,认真进行论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在推进中,党员干部 24 小时跟班,密切关注推进参数,及时调整推进姿态,加大各类监测力度,确保隧道顺利穿越博物馆和城隍庙、寿春路下穿等风险源。

2021 年 10 月 1 日,三阜区间左线顺利贯通。2021 年 11 月 12 日,阜北区间左线始发。2021 年 12月 29 日,三阜区间右线顺利贯通。2022 年 1 月 25日,阜北区间右线在阜南路站空推过站后顺利始发,整个盾构机过站具备始发条件仅历时16天,创造了合肥轨道盾构机空推过站的纪录。连续的关键节点先后顺利实现,凝聚着全体参建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经磨难而百折不挠,历艰险而矢志不渝。在快速建设“轨道上的合肥”征程中,这支从“大巷深井”走出来的“地铁尖兵”秉承着中煤三建人拼搏实干的精神,用担当擦亮奋斗底色,将在南淝河畔绘就出一幅精彩的华章。

(徐珊 刘书卫)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