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就业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近日,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若干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好企业招工服务,帮助企业纾困,助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若干实施意见》聚焦健全用工求职“两个清单”,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指导企业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培训促进人岗匹配,吸引新成长劳动力留皖就业,挖掘潜在劳动力参与就业,招引省外人才归皖兴皖,保障重点招商企业用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深化多元主体服务机制10个方面,提出了24条具体举措。
健全用工求职“两个清单”即厘清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和夯实劳动者求职需求清单。我省将完善缺工企业动态监控制度,全面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重点深入园区摸清企业用工需求状况,主动收集“三重一创”、十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项目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等重大项目建设岗位供需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用工计划、招工进度以及缺工人数、缺工工种、工资待遇等情况,建立“招工难”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及时向社会发布。充分利用安徽公共招聘网、“职等你来”就业登记小程序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作用,掌握省内求职者就业需求、技能水平等基本情况,了解个性化需求,建立求职者就业需求清单。
打造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包括优化安徽公共招聘网等线上招聘平台和提升“2+N”系列活动等线下招聘平台。我省依托安徽公共招聘网等网络平台,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专项行动,发挥公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拓展“互联网+用工服务”,推进实现缺工企业岗位需求“一点发布、全省共享”、求职者就业需求“一点填写、精准送岗”。统筹推进“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常态化开展安徽特色“2+N”系列线下招聘活动,全面提升线下招聘对接平台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就业环境,我省引导企业结合实际放宽用工条件,合理提高薪资待遇稳定职工队伍,规范用工行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优化就业环境提高岗位吸引力。为重点招商企业、返乡创业企业、劳动密集企业配备“人社服务专员”,从企业科学设置岗位情况、招聘条件合理性和薪资待遇调节范围等指导企业合理招用工。指导企业参照《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建立适合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通道体系,建立健全体现技术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适当向一线技能岗位职工倾斜,切实增强省内企业就业岗位的吸引力。
我省将加强培训促进人岗匹配,接续推进技工强省建设工程,进一步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促进“招工、培训、就业”相结合,着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和精度。加强校企合作,各市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需求对接活动,组织技工院校进园区、进企业。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产业规划,健全完善本地区急需紧缺工种目录,引导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有针对性地扩大培训规模。
在吸引新成长劳动力留皖就业方面,我省将常态化开展职业指导进校园,充分利用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启明星就业指导专家团等服务团队,指导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合理设定就业预期、规划成长路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新岗位推介形式,围绕热门行业、重点企业、地方特色,联合社会力量推出“直播带岗”“直播政策”“新职业体验”等特色云服务。拓展青年就业渠道,深入实施基层成长计划,按规定落实就业补贴、高定工资档次、购买服务等政策。
同时,我省积极招引省外人才归皖兴皖,组织缺工企业组团赴省外高校、人才市场招工招才,做好招聘信息对接、活动保障、跟踪服务等工作。加强与人力资源富裕省份劳务协作,更大规模引进省外优质劳动力资源。结合实际,适时组织开展“接您回家”系列活动,通过“喜看新变化”
“就业在家乡”“返乡创业好”等方式,重点引导更多省外技能劳动者和创业者有序回皖来皖就业、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