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在拥挤的安庆市怀宁县江镇镇街道上,一群身穿志愿者“红马甲”的人员穿行在街道里,发放宣传单页,引导车辆、群众文明出行。此时天空正下着雨,但志愿者们没有停下来,一路劝导引导,直到路面不再拥堵。
今年19岁的宿州学院学生汪颖是其中一员,有着多次从事志愿服务经验的她,主动与江镇镇团委联系,希望能参与该镇各种志愿活动。
2月7日,节后上班第一天,江镇镇联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吴尚义就开始动员志愿者铲雪除冰,20多名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拿起铁锹扫帚沿路除雪,在铲车的配合下不到半天时间,村内主干道全线畅通。
“年初我们就制定服务计划,通过在微信群发布活动信息,引导志愿者主动参与志愿活动,让大家在服务家乡、帮助他人中养成互助奉献的习惯。”吴尚义介绍道。
1 月 27 日,农历腊月二十五,江镇镇盘石村热闹非凡,在外务工人员基本上已返乡,亲朋好友相聚总会聊聊一年来的变化和收获,而对于盘石村村两委来说,也是向村民汇报一年工作开展情况,谋划来年工作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江镇镇盘石村投资540余万元建设省级美丽乡村,在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后,盘石村利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的屋场座谈会,将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和管护情况及时向村民汇报,把问题难处说透,引导大家参与到村庄管护中来。在切身感受到村庄变化后,村民们纷纷表示理解支持,刘大屋中心村98户400余人“慷慨解囊”,按照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自筹资金用于中心村日常管护。“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难在群众的配合,难在资金保障,难在长期管护。通过每年召开屋场座谈会,把美丽乡村建设的难题与大家谈谈心、交个底,通过这样的形式把群众的共识凝聚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村民主动参与到村级美丽乡村建设。”盘石村村支部书记刘玉平说。
江镇镇以盘石村美好乡村建设为试点,以屋场座谈会的形式,搭建与群众沟通平台,拉近与群众间关系,调动群众积极性,从而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漫步在江镇镇赵山村汪人形自然村,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小桥流水的巧妙设计,让人流连忘返,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晒”在墙上的村规民约,从个人到家庭,从行为到品德,通俗易懂的话语,字字句句都体现村民崇德向善的美好情操。“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家和万事兴”……同样在江镇镇盘石村刘大屋,家家户户把家训“晒”在家门口,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景观,整个村庄的精神风貌,洋溢着浓浓的礼节气息和文明风尚。“近年来,刘大屋村庄对各家各户留传的祖训进行总结和提炼,短短几句家训,既成为当地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成为当地民风向上、向善、向美的风景线。我们对每家每户都制作家风家训牌匾,悬挂在家门口醒目位置,用以日日自省。”盘石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平说。
江镇镇坚持每年评选“十星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推荐申报各级“好人”“道德模范”,同时利用村庄文明实践站、乡贤学堂等阵地,议出了家风,立好了家训,评出了好家庭,创出了好村风,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檀志扬 张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