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2-2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在京举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稿等,为召开十三届全国人

  • 全国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会议召开

    摘要:本报讯2月25日,全国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刚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在安徽分会场参加会议并代表安徽省总工

  • 皖台职工互致虎年祝福

    摘要:本报讯2月25日上午,皖台工会举行新春团拜会,两岸工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共叙同胞友情,同贺虎年新春。省总工会副主席阮怀楼,省台办副主任张胜利,台湾海峡两岸劳工发展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台湾加工出口区产

  • 熊国洪当选亳州市总工会主席

    摘要:2月24日至25日,亳州市工会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亳州市总工会第五届委员会和亳州市总工会第五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国洪当选亳州市总工会主席。(张光宇)

  • 李晓钟参观安徽劳模企业产品展示

    摘要:本报讯2月23日,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李晓钟专程来到中国职工服务集团线下展示中心,参观安徽省各级工会推荐展示的35家劳模企业1400件产品。李晓钟一行先后参观了职工生活服务平台、安徽

  • 工会送岗现场签约

    摘要:2月25日,六安市总工会、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会在艾莱依工业园举行“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暨2022年度安徽俪信成服饰有限公司新员工签约仪式。首批30名新入职员工代表和企业集中进行劳动合同签约,在家

  • 摘要:“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2月上旬至3月底,全省工会开展就业援助行动,敬请关注省市县总工会官网。电话:12351

  • 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新年实现“开门红”

    摘要:本报讯2月2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去年12月22日,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明确要求“建机制、抓重点、抓关键”,为自贸试验区高质量

  • 工会送岗位招才又育才

    摘要:本报讯2月25日上午,来自合肥市各地的求职者陆续来到位于家天下生活广场的“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区总工会就业援助招聘会现场,寻找心仪的工作岗位。连日来,新站高新区总工会领导班子深入基层企业调研,充分了

  • 班前会上话“电诈”

    摘要:2月27日,淮北市公安局刘桥矿派出所民警在矿职工班前会上宣讲预防电信诈骗知识,帮助职工提高预防电信诈骗能力,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张锋/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新年实现“开门红”

   期次:第7785期   

本报讯 2 月 24 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去年 12 月 22 日,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明确要求“建机制、抓重点、抓关键”,为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厘清了思路。2 个月来,各成员单位、各片区及联动创新区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合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开门红”。

近期,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和各成员单位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形成自贸试验区新一批建设成果。主要包括:一批总部类、研发类项目加速落户;“无感通关”“外发加工”“集团保税”等创新举措率先实施;跨境电商领域多项试点落地见效;长江中下游首座岸基式LNG(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完成首船加注;量子产业开放领域多项举措创新推出;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获批建设;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等 5 项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实施;《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服务保障若干措施》出台;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组织签约服务安徽自贸试验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联动创新区建设全面启动。

按照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我省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建立了信息发布、评估推广、重大项目推进三项机制。其中,在评估推广机制方面,开展了首批 44 项省级改革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工作,遴选上报了一批国家级的改革试点经验;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方面,编制面向市场主体的50个政策案例,围绕集成电路、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等10个重点产业,梳理 160 余条产业链开放创新的政策诉求,逐条将其转化为开放举措,以精准的制度供给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同时,聚焦“自由便利”“项目建设”两个重点。在“自由便利”方面,在商事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等方面推出首创性试点,率先开展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推动海关跨区域监管一体化;率先开展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国有新型研发机构改革、长三角研发创新平台协同共建模式等。在“项目建设”方面,2021 年自贸试验区签约入驻项目 795个、协议引资额 3195 亿元,大众安徽新能源生产基地、蔚来中国总部、国际航空器“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奇瑞未来工厂等项目投资规模超百亿元;今年 1 月,签约入驻亿元以上项目26个、协议引资额168.6亿元。

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我省盯紧外资、外贸、市场主体、经济总量四个关键指标。2021 年,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 1540.7 亿元、占全省的 22.3%,实际使用外资(FDI)8.7 亿美元、占全省的 47.4%,新增注册企业1.3万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高于全省平均2.5个百分点。2022年1月,新增注册企业1042家。

记者了解到,2022年,我省将加速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落地,到建设两周年改革试点任务完成(有可检验的成果、有市场主体运用)80%以上。同时,我省将盯紧利用外资、进出口、市场主体、经济总量四个关键指标,对标 CPTPP 等国际经贸规则,在货物贸易、跨境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争取国家赋权,抢抓RCEP等机遇扩大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规模,实现 GDP、利用外资、进出口增幅全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万家。

我省还将在商事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方面推出 80 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争取形成一批首创性、全国性试点经验。同时制定完善三个片区 10 个重点产业改革创新诉求清单,开展产业链集成创新,并深化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推动设立安徽自贸试验区第二批联动创新区。

(本报记者 蒋云帆)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