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3 岁的郑席珍走了,却又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长留人间。5 月 4 日上午,在铜陵市殡仪馆,当皖南医学院遗体器官接收站的工作人员将郑席珍的遗体缓缓推向遗体接送车时,女儿郑一虹含着泪说道:“父亲一路走好!”至此,她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郑一虹说,早在几年前,父亲就提出了去世后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今年年初,郑席珍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中,而老人再次提出了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人活着要有价值,去世后若还能体现价值,那就不枉走这一世。”郑席珍言辞恳切,家人虽万般不舍,还是忍痛答应了。自入院以后,病痛一直折磨着郑席珍,直到拿到红十字会证书的那一刻,老人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3月26日,郑一虹在社区做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当晚8时许,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医院传来噩耗:“你父亲快不行了!”当天深夜,全家人怀着悲痛的心情送别了郑席珍。因为疫情防控,遗体接送车辆无法来铜。直到 5 月 4 日,皖南医学院遗体器官接收站工作人员来到铜陵,在进行简短的告别仪式后,郑席珍的遗体被运离铜陵,未来将用于皖南医学院的教育事业和医学研究。
“女儿,将来等妈妈走完人生最终旅程,也会像外公一样捐献遗体。”郑一虹这样告诉她的女儿。她被父亲的大爱深深感染,想像父亲那样捐献遗体,“如果父亲知道我的想法,一定感到欣慰的。”郑一虹说。(姜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