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5-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怀宁石牌:戏曲之乡的“文艺复兴”

    摘要:“五一”假期,“戏曲之乡”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因老街着实“火”了一把,修缮的古香古色老街每天迎来周边上千游客前来“打卡”。安静的戏曲小镇,因“文艺复兴”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这

  • 含山县:“一制度两窗口”优化营商环境

    摘要:本报讯为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马鞍山市含山县近日在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制度两窗口”举措,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体验。实行周末节假日预约服务。含山县聚焦企业群众“上班时

  • 合肥警方捣毁多个“跑分”洗钱犯罪团伙

    摘要:本报讯近日,合肥警方捣毁多个“跑分”洗钱犯罪团伙,抓获的嫌疑人中,不乏“宝妈”和上班族,还有许多是夫妻或母女关系。警方提醒,切勿贪图小利,以身试法,沦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帮凶。今年4月,合肥市庐江县公

  • 路遇车祸伤者护士挺身救人

    摘要:本报讯近日,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的两名护士,在上海及时出手救助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受到当地市民称赞。4月27日下午3时许,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护士崔冰洁和吴银坤在完成核酸采样工作后,一同

  • 争当劳动小能手

    摘要:5月9日,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灵溪校区的两名学生在洗菜切菜。当日,合肥市庐阳区林店街道妇联、关工委联合辖区学校,共同开展“争做劳动技能小能手”主题活动。学生们通过整理书籍、打扫卫生、体验种植、洗菜切菜

  • 工人下水井遇险公交司机施援手

    摘要:本报讯近日,一段工人被困下水井中,路过的亳州公交车驾驶员高团结下井救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网友热议。5月6日上午,被救工人专程定制锦旗送到高团结手中,向他表示感谢。5月4日下午2时20分许,高团结驾

  • 八旬老人捐献遗体器官传递大爱

    摘要:本报讯83岁的郑席珍走了,却又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长留人间。5月4日上午,在铜陵市殡仪馆,当皖南医学院遗体器官接收站的工作人员将郑席珍的遗体缓缓推向遗体接送车时,女儿郑一虹含着泪说道:“父亲一路走好!”至

  • “阜阳好人”自费建“爱心驿站”

    摘要:本报讯“路过这里,累了可以歇歇脚,渴了可以喝纯净水,饿了可以吃方便面,特别暖心!”日前,快递员曹子阳送完阜阳市阜南县鹿城镇曾老社区城市花园小区的快递后,走进小区北门旁的“爱心驿站”,接了杯纯净水,坐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人下水井遇险公交司机施援手

   期次:第7833期   

本报讯 近日,一段工人被困下水井中,路过的亳州公交车驾驶员高团结下井救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网友热议。5 月 6 日上午,被救工人专程定制锦旗送到高团结手中,向他表示感谢。

5月4日下午2时20分许,高团结驾驶122路公交车行驶到古泉路与新华北路交叉口等红绿灯时发现,有个女工人站在十字路口中间的一个下水井边,向来往车辆求救。

“我一开始看到她正在拉着井下工人的手,也许是力气过小,突然拉住的手不见了。”高团结赶紧和车内一位男乘客下车查看。这一看可不得了,井下有两名工人,一个半站着,一个没在水里。他向井下喊话,并给半站着的男子递绳子,但对方没有反应。

时间就是生命。高团结将绳子绑在身上,让井边的热心市民帮忙拉住绳子另一端,自己毫不犹豫地下到井中。井中的水没到高团结的腰边,由于井下氧气稀薄,他顿时感觉到有些头晕,井上的女工人察觉到高团结的异样,也赶忙下井援助。

两人在井底将站着的男子腰间系上绳子,随后高团结又立即将另一位工人从水中捞出,把绳子系在他身上,喊井上的热心市民将两人拉了上去。“后来我和女工人也被拉上来,当时自己迷迷糊糊,只觉得心里很难受,到地面上呼吸新鲜空气后才好多了。”高团结回忆。

将人从井下捞起后,高团结发现其中一个年轻男子没了呼吸。“我就扶着他的头,那个女工人上前做急救,幸运的是对方开始喘气了。”等 120 急救车将两人送往医院后,高团结顾不上湿透的衣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当时车上还有乘客,要把他们安全送到目的地。”

高团结救人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网友热议。“为热心肠的人点赞,好人一生平安!”“为平民英雄点赞!”在网友对高团结的善举表达赞扬的同时,也有网友表示担忧,“现在天气热,管道井下氧气不足,一定要注意安全。”

5 月 6 日上午,其中一位被救工人专程将一面写有“见义勇为施援手 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锦旗送到高团结的工作单位。此外,亳州公交公司也对高团结进行了表彰,并送上奖金和鲜花。

短短 10 分钟内,救了两个人,挽救了两个家庭。“当时在现场作业的三名工人是一家人,夫妻俩带着侄子,都是外地人,大热天工作都很不容易。听说那个年轻人当时在医院抢救了 2 个小时,已经转危为安了。”高团结说,“当时我也没有多想,情况紧急,肯定要下井救人,任何人看到这样的情况都不会袖手旁观的!”(孟雨)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