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沪上静态管理的时候,一位沪西的老友在微信帖中写道:为抗疫,老两口日日坚守在40余平方米的居室中,做到社区要求的足不出户。老友平日喜欢天南海北游逛,现虽局促于狭小空间,还常存放飞一下心灵的念想,经常伫立窗边,抬头望天上的云卷云舒,低头扫视楼下空落落的巷道,偶尔见大白、社区工作人员出没,他目不转睛地看!有一次因急购药品而被批准外出两小时,匆匆买好药,他当然要充分用好这难得的两小时,踱到了小区附近以前常光顾的小公园,曾游历名山大川的他,平日里觉得平庸无奇,此时眼前画面如此赏心悦目!林木花草,在春天里恣肆生长,蓬蓬勃勃!春天以无可阻挡的脚步昂首走进了公园,无拘无碍地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平平常常的林木花草,他突然感到亲切得不得了,似乎经春光熏染而换了别样的风貌。有志愿者来公园打理,给座椅消毒,他热情迎上去搭讪……
我毫不怀疑帖子所说绝非是老友的矫情,而是两个月深闭斗室的真情实感:对早日战胜疫情的渴望,对平常正常生活的渴望,是融进大自然的渴望。平常安乐日子过惯了,如今新冠病毒肆虐,我们的生活无奈改换模式,自然而然对司空见惯的平常和正常产生怀念甚至渴求!
我油然想到 2020 年那个疫情乍降的春天。那年除夕和亲家在富春江畔一家饭店共同过的,毫无灾难突然降临的异兆,除夕饭店红火像往年一样座无虚席,过年的欢乐浸沉每一张餐桌,欢声笑语流转于饭店每个角落!大年初一,电视里传来江城武汉流行新冠病毒的消息,我们感到陌生而吃惊!过两天,偌大武汉封城了,四面八方的白衣战士逆袭奔赴武汉三镇,方舱医院以救火般的速度建立……与新冠疫情的遭遇战在华夏城乡猝然打响。我所在城市虽没有封城,但繁忙而有序的生活流一下子无奈筑起阻遏的堤坝,不再流畅。一个个小区严格管控出入,出入所有公共场所须过必要查验,一些小商小店只好歇业……我楼宇东侧是一条贯穿小区通到大街的巷道,本来从早到晚行人川流不息,忽然变得空寂无人!楼宇正前方200米处是一个大广场,一早一晚总有成百广场舞大妈在此大显身手,乐声远播,忽然似海水退潮,身手不凡的大妈们不知何处去了,令人怅然若失!
杭城春天多雨,2020 年的春天雨水更稠密。我常伫立高楼,眺望烟雨迷蒙中城市楼群高低不一的天际线,看脚下难觅人影的巷道,望前面偌大而无声的广场,在空寂冷清的笼罩中,在雨丝织成的迷迷蒙蒙的氛围中,一种渴望在心底油然生长且变得难以阻遏:渴望习以为常的生活流迅速回归!渴望我们熟悉透顶的人间烟火迅速回归。
经历了 2020 那个寂寞多雨的春天,我拥有了一个朴实如泥土一样的认识:我们曾拥有的平常安定的生活,平时少有人觉得有多么宝贵。而一旦这种平常得已经不觉珍贵的生活流被打乱甚至失去,才猛然醒悟,才觉得蕴含其中的价值:平常而正常,才是我们永远需要的生活,值得我们永远珍爱、珍视、珍惜!
想到数年前和数位友人酒酣耳热时各自说说对目前生活满意度的情景,说来也怪,这群生活算得优渥的人却少有人对自己的日子心满意足。有的总觉得日子过于平凡,平凡得庸常,总觉得应有一种色彩丰富明丽的生活,但丰富明丽究竟是啥样又描摹不出来,在现实中不可求,于是有了“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莫名其妙的失落惆怅和不甘心。有的对滚滚红尘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厌倦,于是向往空寂而有禅意的境界,玩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清冷……
向往和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是个人的自由。我想,两年多人类与新冠病毒的顽强抗争,这是世界性的大事件,是我们从未有过的经历。我国取得了阶段性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引发我们的多方面思考,其中有一条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与友人们再有评判当下生活的机会,有了这一次的经历和体悟,大家会怎样说?
善哉,美丽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