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宿州市总工会驻马常庄工作队,从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3个方面发力,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设立监测帮扶联系人
该工作队对新识别的监测户(含现有风险未消除对象),实行“1+1”双帮扶,安排 1 名镇班子成员或中层干部作为落实具体措施的监测帮扶联系人,1名村“两委”干部或驻村工作队员作为日常动态信息收集联系人,其中对风险较高的监测户由镇领导干部帮扶。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前,监测帮扶联系人入户走访每月不少于 1 次,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实地走访的,可采用电话、微信等方式,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及时落实相关政策,解决其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保持基本政策稳定
落实干部排查监测,坚持集中排查和网格监测相结合。建立村干部“吹哨人”机制,由镇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组长等实施网格化监测,结合群众反映、各村反馈和部门比对预警等线索,及时靶向入户排查。
在政策落实上,主要围绕强化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等方面具体措施落实。以村为单位设置乡村振兴指导员,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吸引外出打工的青壮年、退转军人、外出求学的毕业生和城市退休人员回归乡土,投身乡村振兴。通过培训和培养,引导他们成为有尊严、有自豪感和归宿感的新农人。
开展针对性帮扶
在工作落实上,围绕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按照“行业主导、缺啥补啥”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对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促进稳定增收;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兜底保障;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马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