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7-2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阜阳商厦:千人荧光夜跑助力年中庆盛典闪耀全城

    摘要:7月13日晚,阜阳商厦“相约7·16年中盛典,千人荧光夜跑”如约上演。用激情和汗水,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荧光狂欢之夜。数千人齐狂欢,荧光点亮阜城夜空此次阜阳商厦千人荧光夜跑,是阜阳商厦迎接一年一度的年中庆

  • 上海市闵行区总工会线上招聘助700余人就业

    摘要:近日,“千企万岗促就业,勠力同心促发展”——2022年上海市闵行工会就业服务专场直播招聘会在申工社平台完成直播。在一个半小时的直播里,有3524人观看了直播,评论次数达到954次,点赞次数超过3万次。

  • 江苏常州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让员工吃了“定心丸”

    摘要:“3年来,我们孩子每年暑假都来少儿训练营,学习娱乐两不误。公司这样的暖心举动真的很贴心。”日前,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暑期少儿训练营开营,职工的后顾之忧迎刃而解。唯德康工会主席陈敬纳表示,类似这

  • 浙江宁波北仑小港街道“产改”重培育有保障

    摘要:“维修这项活,没有任何捷径可寻,唯有多学习,通过反复试验了解不同机器的性能,才能对设备情况更加熟悉。”与设备打交道了近二十年,丁校君有一个响亮的外号——“设备名医”,设备出现了问题,到他手里都能“药到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秀技能人才是这样“养成”的

浙江宁波北仑小港街道“产改”重培育有保障

   期次:第7883期   

“维修这项活,没有任何捷径可寻,唯有多学习,通过反复试验了解不同机器的性能,才能对设备情况更加熟悉。”与设备打交道了近二十年,丁校君有一个响亮的外号——“设备名医”,设备出现了问题,到他手里都能“药到病除”。

从普通一线工人,到宁波市首席工人、“浙江工匠”,在浙江宁波海天驱动有限公司工作的丁校君走出了一条“逆袭成长”之路。

他不是个例,宁波北仑小港街道自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通过将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有通道、职业晋升有空间”作为重点推进思路,切实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让一大批产业工人脱颖而出。数据显示,小港街道目前已培育社区级和街道级工匠100余名,2021年培育“北仑青年工匠”2名、“宁波港城工匠”1名、“浙江工匠”2名。

产业工人的“养成”系

对于盛威国际控股(中国)有限公司所有员工来说,盛威商学园就像是“黄埔军校”。

每期“军校”培训时间10个月。在这期间,“盛威”会高强度高难度来锤炼学员。第一阶段,邀请特种兵教官对学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训练。第二阶段,下工厂、下基地,让学员置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模拟训练难度大的项目,如组建一支学员团队,独立负责一条生产线甚至一家小工厂的运作等。这些经过重重考验、万里挑一的人才,最终将成为“盛威”的业务、技术、管理骨干。

“这就是我们自己建立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15期。”企业总裁办副主任娄巧灵是盛威商学园第五期学员,作为这一期6名“毕业生”之一,“毕业”后她获得快速成长,从一线职工晋升成为集团高管。不仅娄巧灵,目前“盛威”的中高层几乎都出自盛威商学园,盛威商学园俨然成为企业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盛威”的人才培育是小港街道“产改”工作中不断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的生动实践。小港街道总工会主席冯罗君说,作为北仑工业重镇,小港聚集着一大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为适应实际需要,“产改”实践中,小港街道发挥“师徒结对”机制作用,鼓励企业设定师徒成才专项资金,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育。

同时,依托小港成人学校,举办成人高中培训班,小港街道广泛动员职工参与宁波市总工会开办的大专以上学历提升班;依托辖区内的北仑职高,鼓励辖区企业与之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如球冠集团、腾龙集团等大型集团公司都与之签订了多项校企合作协议,为企业培养专业型人才。海天集团与宁职院专设海天班,并依托多个高校资源,开设海天大学,实现学校与职场的无缝对接。

难事有人管

“幸亏有工会的帮助,我孩子才能顺利入园。”得益于街道总工会的协调,职工郇成龙的难题得到妥善解决。

郇成龙夫妻俩都是小港街道辖区企业职工。之前因为孩子入园问题,郇成龙一度打算辞职,“原先学区跟我们上班是两个方向,我们双职工家庭,根本没有时间接送。”郇成龙说,之后把问题反馈给企业工会,经过协调,孩子就近入学,接送问题得到解决。“对我来说,感到最幸福的就是,职工说话有人听,难事有人管。”郇成龙说。

解决产业工人最关心的利益诉求,提供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是提升产业工人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在推动“产改”工作过程中,小港街道聚焦产业工人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出一系列贴心的服务:

——对企业无法保障住房的产业工人实行实物和货币两种配租方式。2021 年共办理 17 户实物配租,9 户货币配租,发放租金补贴4.7万元;

——为解决产业工人子女入学问题,小港街道每年都会在工业社区、企业等地组织积分入学政策宣讲,2021年共帮助400余名非本地户籍职工子女入学;

——为保障产业工人子女身心健康,辖区 13 个社区每年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假日托管服务,解决假日无人看管的后顾之忧;

——关爱优秀产业工人的健康状况,2021年,小港街道总工会共组织 320 名一线优秀产业工人参加体检,75 名产业工人参加疗休养。

一套关爱“组合拳”下来,在小港街道,产业工人有了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浙江工人日报》张浩呈/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