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7-2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守护万家“清凉”的真“汗”子

    摘要:近期,淮北地区气温高达38℃,烈日下不动都会汗流浃背。有一群人,他们不畏酷暑,高温下巡视输电线路,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只为让居民在炎炎夏日里能够在空调房间里享受清凉。他们就是国网淮北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

  • “桑拿房”里的“耐火砖”

    摘要:蝉鸣已有时日,三伏逐温而来。当人们还在为夏日消暑费尽心思时,古井集团却有一群人“钟情”于高温酷暑,每天泡在65℃左右的高温曲房,在汗流浃背的翻曲、堆曲间,他们一面与曲块中肉眼不见的微生物们细打交道,一

  • “踩蘑菇”的铁汉子

    摘要:仲夏七月,骄阳似火。在铁路阜阳北站减速顶工区,有一群“踩蘑菇”的铁汉子。他们不惧高温,烈日下默默坚守岗位,用辛勤和汗水保障着铁路运输安全畅通。7月15日,记者走进现场,跟班了解他们奋战高温的故事。7:

放大 缩小 默认

“踩蘑菇”的铁汉子

——记铁路阜阳北站减速顶维修工

   期次:第7885期   

仲夏七月,骄阳似火。在铁路阜阳北站减速顶工区,有一群“踩蘑菇”的铁汉子。他们不惧高温,烈日下默默坚守岗位,用辛勤和汗水保障着铁路运输安全畅通。7月15日,记者走进现场,跟班了解他们奋战高温的故事。

7:00,室外温度31℃,阜阳北站减速顶工区完成点名准备上道作业。“暑期气温高,编组场温度可以达到 50℃左右,减速顶巡检是一项体力活,在高温下长时间作业很容易中暑,我们只能将上班时间由八点调整到六点半,七点开始上道,尽可能避开中午作业时间。”工区指导李传书介绍道。

7:10,编组场 34℃,减速顶维修工们列队进入编组场。他们身穿长袖长裤,还未开始作业,后背已经湿透。烈日下车辆和钢轨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 60℃左右,极易烫伤、晒伤皮肤。所以尽管天气炎热,他们仍要穿着长袖长裤,佩戴厚厚的帆布手套进行防护。

进入编组场后,他们分为4组,开始了巡检作业。因为减速顶外形酷似蘑菇,工区的维修工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踩蘑菇”的铁汉子。只见他们一台顶一台顶反复踩、认真看。减速顶巡检关键靠脚踩,踩减速顶的蘑菇头试验做功效果,检查是否正向快速回程,反向缓慢回程,保证减速顶单向做功;检查油缸体是否滑动自如,有无卡住或迟滞现象;将蘑菇头踩到底确认蘑菇头与钢轨间隙。除了脚踩,还要靠眼看,检查防尘圈有无裂纹、变形和松动,壳体紧固螺栓有无松动或折断,壳体与石砟间隙是否大于15mm,开口销等零件是否损坏或丢失等等。

8:39,编组场 40℃。正在巡检的朱国胜向驻站联络员联系。“6 道 36 号减速顶顶心卡滞,申请更换。”得到驻站联络员线路封锁允许作业的回复后,他蹲下来,熟练地取下开口销、止冲销,取出顶心,更换新顶心后插入止冲销、开口销,更换完毕后起身对减速顶反复踩下试验做功效果。一台顶换下来已是满头大汗。

9:33,编组场43℃。电台传来12道98号双头螺栓松动申请紧固的声音。维修工张家道娴熟地将特制扳手套在固定减速顶的双头螺母上,然后在扳手的把手上套上 1 米多长的钢管,用尽全身力气反复多次扳动。“减速顶是通过双头螺栓紧固在钢轨上的,螺栓松动会影响减速顶做功甚至造成螺栓折断,必须及时巡检,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10:00,编组场45℃。经过近3个小时的“蒸烤”,铁汉子们的衣服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

10:10,“作业完毕,准备下道。”减速顶作业指导李传书在电台内联系。“为了保证作业安全,我们只能采取干两头歇中间的方式,尽量避免中午高温时段,这也是我们将上班时间提前一个半小时的原因。”

车间主任卢士广说:“今天,我们进行巡检的是下行编组场,共有30条股道、6180台减速顶。我们上行还有一个编组场,23条股道、4922台减速顶。这11102台减速顶我们每周要巡检3遍。虽然作业量很大、气温也很高,但是为了安全,气温越高,我们的作业标准也要越高。”

13:30,铁汉子们经过简单的休整,开始了室内维修作业。只见他们在工作台上熟练的将一台台减速顶分解、清洗、检查后再进行组装。“减速顶内修是个力气活,单个减速顶接近13kg,内侧顶15kg,密封盖即使有专用工具,一般的人也根本打不开。”小组组长徐三会说。

记者发现即使在室内开着空调,铁汉子们仍然满身汗水。“今天算幸福的,如果今天没有安排室内维修作业,那我们就要到上行编组站继续‘踩蘑菇’了。”小组长徐三会笑着说。

维修完毕后,铁汉子们还将减速顶顶心分类摆放整齐。“我们车站减速顶品种多、型号全,不同减速顶做功方向不同,顶心混淆错装直接影响调车作业安全,必须规范定置存放。”老职工朱文声一边摆放减速顶一边介绍。(朱良龙 本报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