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合肥市职工羽毛球比赛在市工人文化宫职工体育活动中心举办。
“市总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坚持把职工服务阵地‘建在职工群众中’,坚持公益性、服务性方向,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营管理模式,极大激发了职工服务阵地内生动力,实现了阵地建设和职工服务相得益彰、互促共进。”省总工会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合肥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兴梅介绍,截至目前,合肥市总本级累计建成工人文化宫 2 家、在建 2 家、规划 1 家,总建筑面积约 17 万平方米;县(市)总工会现有 2 家,在建 3 家,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推动工人文化宫等职工服务阵地遍地开花。
自 7 月 11 日,合肥劳模工匠馆正式开馆以来,前来参观学习的单位和人员络绎不绝,短短15天时间,已接待参观职工群众近 2000 人次。合肥劳模工匠馆以“劳动创造幸福”为核心主题,由劳模事迹、工匠风采、发展成果展、工运史展四部分组成,全面展示了全市劳模工匠风采,是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合肥市总工会聚焦为职工提供高品质、高标准服务的目标,围绕职工所需、阵地所能,把合肥市“五色品牌”特色工作,融入职工服务阵地,打造全市职工文明实践新高地、文体活动打卡地、维权服务主阵地,每年服务覆盖职工群众超百万人次,真正让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建设职工之家不仅是要建立文体活动室、职工书屋、职工食堂等供职工休息娱乐的场所,更是要让职工之家真正成为工会服务站,让职工切身感受到‘工会就是职工的家’。”据省总工会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部长程卫斌介绍,省总工会坚持“建家就是建工会”的理念,坚持建家、建会、建制一体推进,扎实开展模范职工之家“结对共建”活动,促进基层工会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同时,省总工会关心关爱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高速服务区、国省干线、物流园(物流港)等地建设司机之家,推进城区内工会服务驿站建设,为货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用餐、休息提供方便。
在将线下职工服务阵地做实做活的同时,省总工会积极探索“网上工会”新阵地,持续打造网上+网下工会服务阵地新格局,推动安徽智慧工会云平台融入全省政务“一朵云”和电子政务“一张网”,省总工会获批全国总工会“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工程省级试点,融入工会“大数据+”工会治理能力提升体系,开展“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活动,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加常态化、精准化服务。
下一步,省总工会将加大工会阵地建设支持力度,指导全省各级工会深化职工服务阵地公益性和服务性功能,推进职工服务阵地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推进职工服务(帮扶)中心赋能增效,推动职工生活幸福型企业建设,擦亮“工”字号服务阵地,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广大职工。(本报记者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