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8-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村医“老陶”的真情坚守

    摘要:今年8月18日是淮南市寿县堰口镇江黄村卫生室村医陶应举63岁的生日,也是寿县全员核酸检测日。早上5点多,老陶就来到村卫生室,打扫卫生,做好日常接诊、配合镇卫生院进行村民核酸检测工作。从小喜欢中医文化的

  • 路遇居民楼失火小伙及时伸援手

    摘要:本报讯“着火啦,快来救火啊!”8月9日傍晚,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打破了亳州市蒙城县城关街道润尔帝景苑小区的宁静。来附近走亲戚的吴军军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当晚6时许,吴军军打算到润尔帝景

  • 百姓评理说事点助力基层治理

    摘要:本报讯为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明光市张八岭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百姓评理说事点”,让群众唱主角,通过“唠家常”,公开公平公正地解决群众矛盾纠纷,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百姓评理说事点人员组成除

  • 无偿献血献爱心

    摘要:8月23日,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大庆社区开展“无偿献血让爱传递”主题活动。社区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参与无偿献血,向社会传递温暖、奉献爱心。欧宗涛林海/摄影报道

  • 下活产业“特色棋”绘就乡村“富民图”

    摘要:8月10日上午,在安庆市望江县杨湾镇鸡冠村村部旁,六七名工人正在蔬菜大棚旁分拣辣椒,一筐筐鲜红欲滴的小米椒被分拣后装入纸箱内,晚些时候将由货车送往望江县城以及合肥、九江、南昌等地。走进杨湾镇鸡冠村12

  • 战“疫”前线“暖心事”

    摘要:机动车限制上路、小区封闭式管理……当疫情来袭,安庆市怀宁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疫情防控,留下一个个暖心瞬间。8月21日晚,石镜乡开展区域性核酸检测,19名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参与维护秩序、

  • 巢湖全力抗旱保供水

    摘要:针对旱情迅速发展的严峻形势,巢湖市水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引外水、保内水,做好水源保障,全力以赴抓好当前抗旱保供水工作。目前,全市农业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基本满足。科学调度,全力提引外水面对巢湖、

  • 李全红:一颗赤诚心殷殷拥军情

    摘要:8月4日上午,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内,工作人员李全红仔细核对信息后,从抽屉里取出装有优待证的专属定制信封,亲手交到前来领证的退役军人手中。“对于广大退役军人来说,优待证不仅仅是享受优待的凭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全红:一颗赤诚心殷殷拥军情

   期次:第7907期   

8月4日上午,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内,工作人员李全红仔细核对信息后,从抽屉里取出装有优待证的专属定制信封,亲手交到前来领证的退役军人手中。“对于广大退役军人来说,优待证不仅仅是享受优待的凭证,更是他们曾经作为军人的荣誉象征。”说起自己的工作,李全红神情肃穆,“将每一张优待证及时、准确地发放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手中,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从镇党政办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李全红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始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真心实意地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事。

勇担重任,阵地建设有成果

李全红大学毕业后在国营酒厂工作,后考进石台县七都镇政府,先后在计划生育、党政办等岗位工作了十多年。2018年,七都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作为镇党政办主任的李全红经过认真考虑,主动向镇党委申请,转岗到服务站工作,他说自己的亲哥和表兄都是军人,想为退役老兵、军人军属们做些实事。

面对“全新环境零起点”的工作,李全红有自己的思路。“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所思所盼、所急所忧,才能脚踏实地办实事解难题。”为此,李全红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用三个月时间,走遍全镇15个村,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全面掌握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并“一人一档”建立台账。

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是联系和服务退役军人的第一线。为建好这一前沿阵地,李全红协调办公用房80平方米,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窗口,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帮扶援助、就业创业扶持等各项服务。按照“五有”建设标准,持续推进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七都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与此同时,谋划两年的七都镇“双拥”广场、军民文化乐园于2021年10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该镇军民“双拥”互动的新阵地。

用心用情,真诚服务暖人心

翻开李全红的工作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退役军人的各种诉求。在日常走访中,遇到退役军人反映问题,李全红都会一一记录下来,时至今日,已经快写满两大本。

“为退役军人服务没什么诀窍,就是要将心比心,把他们当作家人一样对待,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好。”李全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9 年,退役军人严红兵凭着军人那股不服输、不怕吃苦的劲头,在六都村承包几十亩山头进行创业,养起了“皖南土鸡”。去年春节期间,因疫情影响,销售渠道受阻,眼看着长成的土鸡没有销路,严红兵心急如焚。

得知这一消息,李全红主动上门帮忙,借助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联系商超、酒店进行推介……“去年卖出了2000只土鸡和5000多公斤土鸡蛋,纯收入就达5万多元。”谈起李全红和退役军人服务站,严红兵竖起了大拇指,“就像我们的‘娘家人’一样,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

此外,李全红每半年至少对重点优抚对象走访一次,收集问题、倾听诉求,对符合政策的申请及时落实,对不符合政策的诉求耐心解释。通过“一卡通”发放优抚优待金150余万元,帮助优抚对象申报大病救助、生活困难救助、危房改造救助40人次,救助金额14万元;制定优先供养制度,实行重点优抚对象孤老优先集中供养,已有2名对象入住敬老院;积极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创业工作,通过水厂、木业公司、合作社等共招收退役军人13名,带领四青茶厂参加池州市首届退役军人创业成果展……

立足本职,主动作为,用心用情用力为退役军人服务,李全红赢得了辖区内退役军人的一致信任和赞扬,被退役军人们亲切地称为“娘家人”。

(潘选玮)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