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淮北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有关部署要求,做到对标对表、有求必应、真心真情、求真抓实,以更实举措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机制促动,激活创优动能。深入贯彻落实省“1+2+N”政策体系,强化执纪问责,推动工作落实落地。实施“9553”工程,办好“九件实事”,开展“五大行动”,健全“五项机制”,强化“三项保障”。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2 版)》,围绕18个营商环境一级指标,制定166条具体举措,并通过“清单+闭环”“反映+反馈”“倒查+问责”“包保+帮扶”等措施,完善工作机制。
政策拉动,精准纾困解难。推动《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推动《淮北市应对新冠疫情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关于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截至6月底,全市奖补类政策累计惠企3.2万户,减免、补贴金额2025万元,缓缴48.4万元,对承租市属国有企业经营性住房及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的租户减免房租2864万元。
多措联动,实现提质增效。组织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现场办公活动。截至6月份,市级负责同志共收集 618 个问题,办结 595 个。创新开办市政府“企业家接待日”,设立12345“为企服务专席”,广泛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开展营商环境“大起底”专项行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成市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升融资便利度,打造便利有序的市场环境。开展工程建设项目集成服务改革,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一网办理”优化企业开办注销服务。升级改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政务环境优质高效。出台实施《淮北市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优化法治服务,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今年上半年,淮北市聚焦“五群十链”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双招双引”,累计签约工业项目 245 个、同比增长 240.3%,协议投资 1081.8 亿元、同比增长 544.7%。新开工工业项目 153 个,同比增长 255.8%,协议投资 343.9 亿元。(吴永生 祝海洋 张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