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虽已胜利闭幕,但大会报告中的这句话却久久萦绕在阜南县龙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晓妮的心头。她说:“念民所忧,行民所盼,我要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
1988 年出生的刘晓妮是土生土长的皖北农村娃。2011年,她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毕业,来到阜南县许堂乡刘岗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在刘岗村任职期间,刘晓妮发现这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多是老年人留守,他们在田间管理方面不够科学,干起活来也很吃力。“我就想到牵头成立一家合作社,一来可以带动村里空闲的劳动力再就业,二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2014年,为期三年的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即将画上句号,刘晓妮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继续留在乡村,还是到城里安家落户?在体验了几个月的银行职员生活后,刘晓妮开始想念乡村的一草一木,想念淳朴憨厚的乡亲们,她总觉得自己的肩上还有着未完的使命。于是,她选择参加省考,并顺利成为阜南县郜台乡的一名正式公务员。
郜台乡是阜南县较为偏远的乡镇之一,地处蒙洼蓄洪区的最下游,最低海拔仅有19.5米,还承担着保护淮河上下游的重任。因长期受水患灾害影响,郜台乡农业风险高、生存条件差、群众收入低。
2016 年 3 月,因工作表现突出,刘晓妮被推选为乡党委委员。进班子的第二天,她就主动申请到全乡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宁台村开展包点工作。刚开始,村里的干部群众并不信任刘晓妮,有一些人觉得“她就是来装装样子的”,还有人说“她待不了多久就会走的”。
刘晓妮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大伙儿的疑虑——她把柳编产业引到村里的车间,让乡亲们不用出远门就能打工挣钱;她用真诚和耐心化解村里五保户的火爆脾气,并帮助其将荒废的鱼塘重新用起来,成功摆脱了贫困……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宁台村逐渐从落后村变成了乡里的工作先进村,郜台乡也高标准完成脱贫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四个贫困村出列,一个挂牌督战村摘牌,2554 户 7454 人脱贫。
2020年对刘晓妮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一些农户的鸡蛋滞销,刘晓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一边联系县城的大型超市,用私家车一趟趟地运送鸡蛋,一边在网上拓展销路。在她的帮助下,11万多枚鸡蛋仅月余时间就销售一空。
7 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干支流水位全面上涨。19日晚 8 时,阜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接到上级命令,要求 20 日凌晨 3 时前必须将所有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做好蓄洪区启用准备。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