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10-2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四部门部署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联合检查行动。◆前三季度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

  • 全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暨省协调小组第九次会议召开

    摘要:本报讯10月26日下午,全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暨省协调小组第九次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郑栅洁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省协调小组组长程丽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 合肥包河环卫工人节日收到“走心”礼物

    摘要:“我们平常很少拍照,即使拍照,也是为了记录路面问题,从没想过拍下自己干活的样子。”10月26日是合肥市第27个环卫工人节。当天,包河区的一些环卫工人收到了包河区城管局环卫中心准备的一份“走心”的礼物—

  • 省总工会召开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厅际沟通协调机制联络员会议

    摘要:本报讯10月21日下午,省总工会召开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厅际沟通协调机制联络员会议。会议学习传达了省委专题会议精神和全总有关文件精神,12家省直单位联络员围绕职责任务分工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就有关防范工

  • 省总工会探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

    摘要:本报讯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快探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近年来,省总工会建设运营网上“五一学堂”平台,在

  • 六安:生态修复美景如画

    摘要:10月23日,六安市凤凰河湿地公园,游人和市民徜徉在由污水处理后达标排出的中水打造的叠瀑景观带赏景游玩,感受滨水六安的生态和谐之美。六安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搭建了城市智慧“水管家”服

  • 刘晓妮: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人民

    摘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虽已胜利闭幕,但大会报告中的这句话却久久萦绕在阜南县龙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晓妮的心头。她说:“念民所忧,行民所盼,我要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

  • 摆擂竞技练精兵

    摘要:10月25日,淮北矿业集团第十六届职工技术比武综采液压支架工实操比赛在综采安拆分公司摆开擂台,来自淮北矿区各单位的15名综采液压支架工同台竞技。“擂台”之上拼速度,实战之中比技能,充分展示了职工良好的

  • 前三季度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同比增长12.9%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谢希瑶)商务部26日对外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3794亿元,执行额94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2.6%。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照片忆往昔谈变化

合肥包河环卫工人节日收到“走心”礼物

   期次:第7946期   

“我们平常很少拍照,即使拍照,也是为了记录路面问题,从没想过拍下自己干活的样子。”10 月 26 日是合肥市第 27 个环卫工人节。当天,包河区的一些环卫工人收到了包河区城管局环卫中心准备的一份“走心”的礼物——宣传员们将近年来拍摄的环卫工人的工作照片冲洗出来,送到了他们的手中。

“这是2014年底合肥南站刚建成通车时,我们连续清理了几天几夜,最终按时完成了清理任务。”“这是 2018 年,当时我们正在铲雪除冰,那一年的雪是下了又下、铲了又铲。”“滨湖那时候经常举办大型活动,咱们都是最先进场、最后收尾,每一次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这是2020年初,那会因为疫情暴发,咱们开始对垃圾桶进行消杀。”……当一张张照片映入眼帘,环卫工人们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望湖城区域环卫队长张道兰看着照片很是感慨。“我干环卫工作 26 年了,期间什么酸甜苦辣都尝过。上世纪 90 年代,我们只有一个推车、一把扫帚;2003 年,我第一次见到了洒水车。现在,洒水车、洗扫车、油污车都有了,主次干道机械化作业,辅道人行道人工扫,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张道兰说。

“以前,我们最怕夏天里收垃圾,瓜皮果渣污水横流,气味还特别难闻,现在垃圾分类了,厨余垃圾单独收集,这种现象就改善了很多。”生活垃圾收集车驾驶员张瑞德一眼就认出了2017 年拍摄的一张照片中的自己,他觉得生活垃圾分类给城市环境和环卫工作带来了很大变化。

53 岁的刘万梅也是包河区环卫队伍中的一名“老人”,她和爱人汪庆好已有 29 年光阴是在雨花桥公厕管理间内度过的。她做公厕管理员,汪庆好负责公厕的维修管理工作。看到照片,她回忆起从前:“这是 2018 年春节,那会公厕刚改造好,市民们都夸改得漂亮,我打扫卫生也方便多了。”近 30 年来,她所管理的雨花桥公厕从原先的旱厕变为水冲式厕所,再到现在的智能感应公厕,从收费厕所变为免费开放厕所,还从昏暗老旧的环境变成现在青砖白墙、亮堂堂的模样,并在2016年被中环协评为“最美公厕”。“这些年,我们夫妻俩像维护家一样维护这个厕所。”刘万梅说,她和老公打算继续“守着这个公厕,直到干不动为止”。

“想不到以前在工作中体会到的劳累和忙碌,现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环卫工人们看着手中的照片久久不愿放下,大家笑着讨论着:“合肥越来越漂亮,一想到这里面也有我们的功劳,就感觉还挺自豪的。”

“10月26日是属于环卫工人的节日,他们一直默默守护着城市环境的整洁,是我们离不开又容易忽略的一群人。我们拍下这些照片,就是想记住他们辛勤工作的样子,感谢他们的付出。”合肥市包河区城管局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丁勤 邵德萍 钱佳莲 本报记者 夏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