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围墙,四角天空。”从警16年,张文博有15个春节是在监狱度过的。为此他错过了女儿很多重要的成长片段,但他知道越是逢年过节,罪犯思想就越不稳定,这个时候民警在他们身边,就能安慰他们,也能拉近他们与民警之间的距离。
这样的一线坚守,张文博一干就是16年。这需要的是耐心,是决心,是恒心,更是牢记初心。
耐心——临危受命 履责于行
在白湖监狱管理分局肺结核康复分监区,关押着136名结核病罪犯。2013年,张文博临危受命,赴任结核病康复分监区政治指导员。此后每天,张文博都要和100多名传染病人密切接触打交道,这无疑是时刻守着“火山口”“炸药包”。
结核病康复分监区罪犯是出了名的难管理,他们把自己当“病人”,却不把自己当“犯人”,大都意志消沉、抗拒管理、嚣张跋扈。张文博赴任第一天便收到一个“下马威”,在进入监舍巡查时,一名罪犯“呸”的一声,往他面前吐了一口带血痰,企图让张文博知难而退。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张文博依然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监舍。于是,这名罪犯企图伪装自杀继续“恐吓”。但张文博没有被吓住,他知道分监区罪犯改造意识差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教育和引导,便坚持每天给罪犯上课。刚开始时,罪犯们经常故意大声咳嗽,企图让他停止授课,同时有计划地轮流在深夜找张文博“汇报思想”,妄图从身体和心理上双重折磨张文博。张文博一直耐心地“奉陪到底”,对每名罪犯都推心置腹地谈心谈话。一段时间后,上课时咳嗽声音越来越少,“汇报思想”的也越来越少了。
六个月时间里,张文博从谈话教育入手,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一项一项制度建立,摸索创建了现场管理、康复治疗、生活照顾、思想教育“四步走”结核病罪犯改造流程,根据病情程度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分类管理机制,推行“发药到手、服药到口、咽下再走”工作法,分监区改造秩序持续好转。
决心——生死营救 冲锋在前
“出事了,王某咳了好多血……”2013 年 7 月的一天上午,听到这个紧急报告后,张文博毫不迟疑,起身跑向事发现场。
罪犯王某患有严重结核病,也是监区出了名的“刺头”,他把身患重病当做逃避改造的“资本”。事发现场,王某半躺在床,大口大口往外呕吐,同犯聚在一起旁观,谁也不愿上前帮忙,因为结核病人的呕吐物具有极大的传染性。病情十分危急,如不及时抢救必将危及生命。张文博一面安排救护车,一面背起王某向外奔去。
这时天上正下着瓢泼大雨,张文博让同事拿一件雨披盖住王某,自己却迎着风雨,将王某送上救护车。王某还在不断咯血,全身不住颤抖。张文博一手紧握王某的手,一手帮助王某擦拭嘴角血渍,安慰王某。
就在快到医院时,救护车突然打滑无法前行,时间就是生命,张文博迅速卷起裤管,继续背着王某向医院跑去。把王某送进急救室后,张文博才发现自己全身早已被汗水、雨水和王某的呕吐物浸透。由于送医及时,王某的生命得以挽救。
恒心——哪里需要 就到哪里
2016 年 7 月,张文博被调入串河监区青年示范监区担任政治教导员。这个以青年民警为主的监区,成立之初就担负着成为“第一”、成为“标兵”的重任。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张文博带领的青年示范监区成为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基层监区的“样板”,圆满完成组织交付的重托。
2021年10月,白湖监狱管理分局设立艾滋病犯专管监区,张文博担任监区主管。和之前肺结核病康复分监区工作不同的是,这次面对的是改造情绪更为消极的艾滋病罪犯,管理起来极其不易。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