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故障太棘手了,还是让‘三快’来吧!”“认床?人家‘三快’,工间休息都能眯一觉……”
大伙儿口中的“三快”,是 32 岁的刘宜飞,中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维修电工。
“三快”是公司省内外工地的工友给他起的外号。刘宜飞说:“抢修机械都是火烧眉毛的急活,不快能行吗?”“三快”一是到达现场快。刘宜飞有个习惯,下班把工具包带回宿舍,接到抢修任务,带上几件换洗衣服就能出发。每当公司新项目开工前,他看地图,查列车时刻表,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工地提前做功课。省外项目从哪儿转火车省时间,换乘哪个班次大巴不绕路等,他都一清二楚。
刘宜飞出差还自备小马扎,遇到节假日或开学季,客运高峰期火车票紧张,买“无座票”,小马扎就派上了用场。
第二“快”是抢修速度快。刘宜飞每次赶到施工现场,都立即进行故障排查,以最快的速度抢修好机械。工友们夸赞他,技术好,手到病除。其实他在来的路上就开始“诊断”了。
出发上车后,他便联系出故障机械的操作工,仔细询问了解故障情况。根据操作工的描述,他翻阅手机里保存的电气图,为排查故障原因作准备。
刘宜飞说,他习惯在去抢修的途中联系操作工,根据故障描述,查看电气图。提前预判故障原因,做到心里有数,这是他抢修作业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前不久,公司新添置的机械突发故障,厂家技术人员赶往工地,排查了近一天,没查到故障原因。在附近抢修吊车的刘宜飞过去帮忙,不到半个小时机械就恢复正常了。工友们夸他“厉害”。
其实,这也得益于他提前做功课。每次公司新添置的机械还未进来,他都找机械科帮忙要一些资料,提前预习,免得出故障了“抓瞎”。
还有,工友们说他“入睡特别快”。刘宜飞历经多年的抢修,练出了“快速补觉”的功夫。嘈杂的车厢里他能安然入梦,抢修作业工间休息十来分钟,他也能小憩一会。在火车上他习惯于睡前定闹铃,时间设置为到站前20分钟。他说,抓紧零碎时间休息是为了有更好的状态投入抢修。(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