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12-0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扎根矿山,在创新实干中书写奋斗青春

    摘要:在幽深的巷道里,他走过青春年少;在挥洒的汗水中,他度过金色年华;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他用自己的双手,为机械保驾护航。他就是2022年“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动力组组长、设备

  • 用敬业与创新诠释工匠精神

    摘要: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劳动者,他们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敬业与创新诠释工匠精神

——记安徽省劳动模范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宏

   期次:第7972期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劳动者,他们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员工,他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多年来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以责任和担当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虚心好学、善于钻研;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他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项又一项的创新成果诠释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他就是“安徽省劳动模范”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宏。

自 2016 年参加芜湖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以来,张宏狠抓安全生产和技术创新,先后解决大坡度、小半径地下段轨道梁架设和上跨多条铁路线施工等难题,提前完成轨道交通 2 号线地下车站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和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转体,并荣获 3 项国家专利;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响应芜湖市政府号召,先后带队参与无为县和鸠江区抗洪抢险工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加强企地共建联建,负责承办芜湖市 2018 年“五一”表彰大会暨“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劳动竞赛启动仪式和“争当芜湖轨道交通建设先锋”工程测量、工程试验技能大赛,参赛员工包揽了工程试验技能大赛个人前三名,获工程试验团体第一名。

无私奉献,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为保证芜湖轨道交通项目部承建的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区间上跨宁安城际、宁芜铁路及合杭高铁3条高铁线转体梁顺利安全转体对接,以张宏为代表的项目部全体员工,经过260多个昼夜奋战,成功让国内首个跨座式单轨转体梁顺时针转动 83°,实现精准对接。为了保证转体梁工程节点顺利完成,他带头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劳累加上睡眠不足,短短两个月,张宏足足瘦了20多斤。转体梁转体前一天,他接到老父亲病逝的消息,失声痛哭,“没能见上老人最后一面,我心里觉得愧疚,可也没办法,我真的走不开,手头的活实在放不下。”转体梁顺利转体后,他眼里噙着泪花,望着家的方向深深一跪,“父亲作为老一辈的中铁人,也是一名老党员,一定会理解我的,也一定会为我修建的项目感到骄傲自豪的。”

一丝不苟,保安全重质量夯基础

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张宏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始终把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为了不放过任何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作为项目部的“领头羊”,他认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深刻领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含义,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使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日常工作中,他利用各种时机,组织职工进行安全规程学习,除了重视对安全员的教育管理外,他还结合各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书,要求每位员工签字做出安全承诺,通过层层分解岗位责任,明确了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范围,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在认真学习上级下发安全生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针对生产实际,经常开展事故案例的剖析,从中吸取教训,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勇于创新,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作为轨道交通中的一种新兴交通制式,在我国仅重庆市正式投入运营,对于在复杂城市环境条件下地下车站及区间轨道梁架设无相关施工经验借鉴,同时芜湖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线路坡度最大达60‰、曲线半径最小100m、线路最大横坡12%,传统铁路、公路等架梁设备不能满足施工需求。张宏亲自前往重庆对跨座式单轨交通进行参观学习,学习成熟的现场施工和管理方法,收集相关的施工资料,并邀请重庆单轨主要建设者前来,就芜湖火车站及地下段 PC 轨道梁架设施工进行经验交流。面对“如何把梁运进去,怎样把梁架好”的难题,张宏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多功能走行式设备,克服大坡道停车制动及刹车难题,解决了小半径坡道走行难题,为轨道梁成功架设打下坚实基础。

2017 年 10 月芜湖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上部结构施工期间,轻轨施工各个分部遇到同一个难题:因为设计考虑美观等各方面因素,盖梁设计空间比较狭小,导致施工空间不足,人员难以操作,上部结构施工各分部大面积停顿,滞约施工进度。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张宏不顾日晒雨淋,一头扎进工地,在半个月期间研究数种施工方法,通过现场指导作业工人绑扎顺序及工装的制作利用,实践检验各施工工艺工效。在不断改进工装、优化钢筋下料及模板安拆顺序的情况下,提出对盖梁上部钢筋进行二次绑扎的办法,经过业主、设计院、监理单位在现场实地考察研究,一致认为该工法能够有效解决施工难题,该施工法大面积推广,为芜湖轻轨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履职尽责,打造“硬核”员工队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张宏一直将提升项目员工的整体素质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充分发扬“传、帮、带”精神,向年轻人传授技术知识,不少人现在都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他下大力气对职工进行各方面的培训,以中铁上海局“五会”培训为基础,亲自制订项目各部门员工的详细培训计划,严格“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使培训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步骤,确保培训率、培训合格率;另一方面他在培训方法上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不断组织技术骨干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并要求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组织现场培训,不断把新技术、新规范传递给员工,使他们及时了解国家及行业的新标准,有效提高了项目部职工的岗位技能水平;此外,他还积极与安徽工程大学加强合作交流,积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科研创新,从而不断提高项目部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也为校企合作和解决大学生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双向沟通互动平台。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张宏,一个优秀的项目负责人,以不甘平庸的钻劲、吃苦耐劳的干劲、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汗水和智慧完美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

(张刚 李劲松)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