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日前六安市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获悉,2019年,六安市聚焦关键环节,推深做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十大工程”,充分发挥扶贫项目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政策效应和助推作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特色产业方面,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
“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实施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2019年,全市自种自养贫困户产业达标9.19万户,累计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 446 个;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带动 5.96 万户贫困户参与特色种养业发展;实施产业扶贫到户项目的贫困户数 14.1 万户。就业扶贫方面,全市共有贫困劳动力 34.4万人,其中有就业意愿和能力26.95 万人。通过大力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外出务工、主体带动和开发公益岗位等多种方式,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就业。教育扶贫方面,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实现全保障,无学生流失。健康扶贫方面,全市共为15.9万人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支付住院综合医疗保障待遇 10.42亿元,为 80 万人次支付“180”补充医保 9414 万元。住房保障方面,2019 年全市实施危改户 14233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493 户。完成 1544 人搬迁安置任务。基础设施方面,全市所有 贫 困 村 自 来 水 管 网 全 覆 盖 ,贫 困 人 口 自 来 水 普 及 率90.2%。兜底保障方面,2019 年度,全市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 6.23 亿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 324 元;累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补助资金3.39亿元。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