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盘豆腐送给刘奶奶”“把那碗油炸的糯米圆子送给曹大爷,他一个人挺可怜”“多装点芝麻花生糖给陈大婶送去,她家孩子多”……在当前疫情形势复杂的腊月,我常想起小时候老家“共享”年货的往事。
那时,走进腊月,家家户户的厨房都是炊烟袅袅、热气蒸腾,夜晚甚至灯火通明。我清楚地记得,腌好并晒出腊肉、腊鱼、香肠后,每家每户都开始打糍粑、油炸糯米圆子、油炸豆腐等。小孩围着灶台转,主要负责打下手,以前糯米、芝麻、黄豆等均在自家磨成浆和粉,我家一架磨盖达 30公斤重的老石磨腊八就开始忙。张家大麦芽、李家糯米粉、刘家黄豆……前来“共享”石磨的人家,一般孩子们负责推磨转圈,大人站在旁边,往磨盖上的漏斗添米或添豆。当然,孩子们最乐见家里打糍粑。炒熟的糯米磨成粉后,要按一定比例掺冻米粉加糖和开水揉成团,用擀面杖使劲揣,擀平撒上炒熟的黑芝麻切块。顿时满屋子热气氤氲、混香四溢,孩子们往往等父母切好一块,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至于其中的冻米粉、糖和水等比例多少,母亲秘而不宣,按她的说法,那靠的就是一个手感,比例合适,打出的糍粑柔软适度,冷却后易摊放储存,炭火一烤,即可用来做早餐。
“趁热给王大伯送几块”,母亲赶忙给隔壁邻居送。因处于自制年货的特殊时期,王家会往碗里装几块冒着热气的油炸豆腐,刘家则硬要我带回刚切的芝麻花生糖,载着糍粑和兴奋走亲串邻,带着芝麻花生糖或油炸豆腐高兴而归,感觉过年就是在享受着一份份“共享”中快乐起来。
用一点心意为家里人准备年货,是乡村人对家人最大的爱,自制的年货颜值虽低,个头或大或小、味道或咸或淡,但似乎就是这份忙碌和奔头,让山村年味在腊肉香、豆腐肉、米酒香中一点点蔓延开来、浓郁起来。但将老家过年“烟火气”推高至极致的还是“共享”年货,不仅制作年货的各种厨具可共享,几乎所有能吃的年货也全部“共享”,全村人除夕前几乎尝遍每家自制年货。“你家的花生糖真好吃”“你家的米酒酿得真醇”“你家的豆腐炸得真酥”……老家的年味,就是在一声声点赞中熠熠生辉、渐进高潮。
现今,手工制作潮流不但没褪色,反而更显生机和活力。在许多都市潮人眼里,手工制作的美食更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是知性、灵巧而又顾家、爱家的体现。而当时“共享”手工制作的年货,出于一种自愿,是亲情融合和乡情链接。
送礼和收礼就像是完成一次具有仪式感的会面。“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共享”手工制作的年货往往是一种情感的慰藉,更是乡情的呼唤。也许人们在乎的不是那些土得掉渣儿的年货,而是隔壁邻居那份惦念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