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 月 9 日,芜湖市弋江区人民法院法警张华杰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成功捐献 325 毫升造血干细胞,为一名来自河南郑州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张华杰也成为2023 年芜湖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4年,张华杰在单位组织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便主动提交申请,采集血样后加入中华骨髓库,正式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
去年 11 月,张华杰接到有患者的血样和他的血样初配成功的消息。“刚接到省红十字工作人员的电话时,我还有点惊讶,并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后来和家人、单位沟通,大家都很支持我,救人毕竟是一件好事。”
张华杰还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受捐者目前的情况很危险。“我是备份人选,首位捐赠者由于个人原因没有捐献。我肯定要捐献,给受捐者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之后,张华杰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顺利通过了体检和高分辨检测。“高分辨检测综合分超过9分,匹配度挺高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21日,张华杰感染新冠,大概一个星期后成功转阴,但身体依旧在恢复期。“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时间是已经约定好的,为了保险起见,我还专门咨询了医护人员。幸运的是,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可以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捐献的。”
1 月 4 日,张华杰赴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为捐献做准备。接下来的时间,他每天早晚都要注射动员剂,一共打了 9 针。其间虽然出现了身体酸胀、头疼等症状,但他捐髓救人的决心丝毫未动摇。
1 月 9 日 8 时许,张华杰开始正式采集。血液缓缓地从一侧手臂流出,经过运转的机器,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一点一点地分离出来。由于受捐者是一名和他体重相似的男性,造血干细胞需求量较大,一直到 15 时才结束采集。当天,325毫升“热血”就被送往河南郑州,为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只是付出一点点,就能帮助到别人,我觉得十分有意义。”张华杰表示,能挽救一条生命,也是尽自己所能为社会作贡献。(吴红)